韋安/李茂生淪為「酸民」亂扯治安後腿好嗎?!

▲▼萬安41號演習,萬安演習,警察疏導民眾,防空演習。(圖/記者季相儒攝)

▲(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網路、自媒體時代,不僅造就反叛、誇張,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鄉民「酸民」文化,而且連高級知識分子大學教授都搶進加入「酸民」行列。

日前新任內政部長的徐國勇,興致勃勃地說出以提高「見警率」,作為整治治安的一種手段,馬上引來台大法律教授李茂生狠批:「如果不是『腦殘』就是『說幹話』」。這樣的用詞酸度爆表,立刻引起媒體的關注報導。

▲▼台灣監獄制度的未來展望研討會-李茂生。(圖/記者周宸亘攝)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資料照/記者周宸亘攝)

李茂生在臉書上說明他反「見警率」拼治安的根據,見警率是他幾十年前在台大念研究所時風行過的見解,「早就被研究戳破謊言的真相」,「而且一旦上級要求見警率,一定會累死基層」,「不過老百姓以及多年不讀書的高層似乎仍舊相信見警率。」

做為李茂生口中的「老百姓(常常是愚蠢的)」,筆者對李教授有關「見警率」的酸言誑語不敢認同。而且不需要什麼犯罪學、法學和警政的專業知識,只要憑著一般的觀察常識,就能「戳破謊言的真相」(李教授的話)。

以前幾年東區夜店黑幫殺警案為例,案發現場若有制服員警在場,犯罪者還會肆無忌憚地用紅龍柱猛擊受害者致死?或是不等民眾報案,員警自己發覺有可疑狀況,一邊主動前往,一邊通知制服警力支援。只要提前幾分鐘,有警方趕到犯罪現場,一個生命就有可能得救。

見警率不是治安萬靈丹,像是對華山草原分屍案這種密室殺人犯罪,就不見得有效,但是對於聚眾暴力高發「熱點」,如出入複雜的公眾場所、特種行業場所、黑道常出沒營生區域,推動見警率政策,不失為處理治安問題的良方。

台灣社會人際關係網絡密集,黑白兩道原本就相知相識。有員警常在黑道容易糾紛生事的特定區域巡查,可以嚇阻初發衝動型暴力犯罪,一些多事者會有所收斂,不會「不給警察面子」恣意妄為。

見警率並非徐國勇今天才推出的新鮮事,原本就融入警方的日常工作中。酒駕臨檢也是「見警」的一種,除了攔查酒駕外,也可預防其他犯罪。預知會有臨檢,不法者不敢大搖大擺隨身帶著槍炮、刀械四處亂晃,無形中嚇阻和降低犯罪機率。平日警方的巡邏、社區鄰裡查訪、簽到等,都是多樣化的見警工作。

筆者所在社區附近的便利店門口,有陣子深夜常有年輕人喝酒喧嘩,或是相互吵鬧,或是對過路人表露不友善言行。管區派出所員警,騎機車巡邏時主動停下盤查,一、二次之後,此類現象消失了。你能說「見警率」對預防事端和犯罪沒有功效?

最近發生了不少惡性犯罪事件,但整體而言,台灣治安在國際上排在前段班,犯罪率比一些歐美先進國家都低,這和警方早已實施的各類見警工作有密切關係。現在提出「見警率」,只是針對一些特殊狀況和區域,做出調整和補強。

開玩笑地講,李教授狂酸「見警率」,可能跟他早就對「見警」有意見有關。去年6月的一天,他穿著短褲,整理完環境正在小憩時,遇到一位女警問他是「幹什麼的?」李教授「氣衝腦門」回嗆,「我是臺大法律的教授,妳最好不要惹我」。女警聞言隨即致歉,掉頭就走。

當然,政府在推動「見警率」拼治安的同時,一定也要先照顧到員警權益,盡快補足各地警力缺額。增加見警勤務的同時,先減少冗事,不能增加負擔產生過勞引起反彈。員警破案有記點、嘉獎,對於因「見警率」提高,而減少犯罪,同樣可以訂出一套獎勵機制,鼓勵基層員警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長遠、全面配套地解決治安面臨的新課題。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韋安,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此文為讀者投稿。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