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哲學家/孟子曰性善=人性本善?誤會可大了

▲《孟子》性善論即代表人性本善嗎?抑或大眾誤解了?(圖/翻攝自「厭世哲學家」臉書粉絲專頁)

▲《孟子》性善論即代表人性本善嗎?抑或大眾誤解了?(圖/翻攝自「厭世哲學家」臉書粉絲專頁)

由於《孟子》思想的超高難度,《孟子》是我沒打算要在粉絲專頁裡詳細談論的一位思想家。但往往在午夜夢回之際,想到《孟子》如此偉大之著作,居然長期被大眾所誤會,心裡實在難過;所以如果有些閒時間,還是多寫幾篇文章來談談《孟子》吧。

首先要談的,當然是被大眾誤會最深的《孟子》學說—性善論。

首先,先「正名」。

「性善」,是《孟子》對自身思想最簡要的說明;他從未說過「人性本善」四個字,「人性向善」也從沒說過,不管是從「人性本善」或「人性向善」來理解《孟子》的性善論,都會讓我們誤入歧途。

所以,在進行正式的討論前,請先尊重《孟子》本人的意願,用「性善論」來概括他的思想,不要再用「人性本善」或「人性向善」。這是正確理解《孟子》的第一步。

再來,說明《孟子》討論「人性」的用意。

當《孟子》提倡「性善」的時候,他並不是從科學家的立場在研究人性。科學家的立場就是像在研究 DNA 一樣,把人類的基因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看人類的體內有哪些因素,而這些因素是如何決定人類的思想及行動。

這當然是一種研究人性的途徑,但《孟子》覺得這種研究成果只能說是「物性」,頂多是在研究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特性而已,談不上是「人性」。如果要談「人性」,就得考慮到更多複雜的課題。

若單純就動物世界而言,其實是無「善惡」問題可供討論的。比如在自然世界中,獅子會殺害較為弱小的動物,我們也沒辦法說獅子是「惡」的;而長頸鹿一輩子吃草維生,我們也沒辦法說長頸鹿是「善」的。

「善惡」問題,是純屬於人類社會之判斷,且作為一個人類在社會上存活,不可能完全不辨善惡——這是人性問題必扣緊「善惡」進行討論之主因。

而討論人性究竟是「善」、「惡」、「無善無惡」或「兼有善惡」等問題,歸根究底,也只為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究竟人類在天地萬物之間是一種什麼形態的存在?

2.究竟什麼是「善」?人類該怎麼活著,才是真正的好?

我們當然可以一輩子渾渾噩噩地活著,從來不去思考這些問題;但是當我們開始反思一己存在,想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要活著,而我們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時,這就是完全無法逃避的人生大哉問了。

所以,「人性」問題並不是一個科學問題,它不是一個已經存在的東西等著我們去進行研究;「人性」問題其實是一個懸而未決的人生問題,而我們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反映了我們如何界定自己的存在,以及如何評價自己在世上的所思所行。

最後,說明《孟子》認為「人性」必然為「善」的原因。

如果我只是沒頭沒腦地丟出「你覺得人性究竟是善或是惡」的問題出來,可想而知,每個人的答案一定都有很大差異。有些人會主張「性惡」,有些人則會主張「性無善惡」、「性兼善惡」或是其他各種五花八門的答案。

「性善」應該是很少人支持的選項,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中,顯然充斥著各種惡行,人與人之間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利益算計;在這種現實境況之中,要提倡「性善」,其實是很沒有說服力的。

那麼,難道《孟子》是白癡?難道他對人間的種種醜惡視若無睹?難道他是個樂觀主義者,對於人性抱持著過於天真的幻想?

也許,是我們把「人性究竟是善或是惡」這個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換個方式問好了:你覺得「善」與「惡」,哪一個是屬於「人性之自然」、哪一個是屬於「人性之扭曲」?——這個問法,明顯引入了「發展」的概念。

究竟,「做善事」是符合我們人性發展的「自然」結果,或是我們人性被「扭曲」的結果呢?

換了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會不一樣了。

如果我們認為「做善事」是人性被「扭曲」的結果,那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很奇怪—「因為老師一直教育學生要當個善良的人,政府一直勸導大眾要當個善良的公民—這些行為原來都是在扭曲人性耶!原來老師跟政府是要把我們扭曲成我們原本不是的那個樣子!實在是太壞了!」這種說法是不是覺得怪怪的呢?

如果把「人性」想像成一株植物,這株植物經過人的悉心照料後,長出了美麗的花朵;我們會說這株植物實現了它的「自然」結果,而不是被人力給「扭曲」了,對吧?如果要說「扭曲」,應該是這株植物本來不應該開花,而人類硬要讓它長出花朵,這個才叫做「扭曲」,不是嗎?

孟子認為,人類能夠「做善事」,這當然是經過不斷的教育與努力後,實現出來的自然結果,因為人類本來就有「為善」的潛力。雖然現在的社會中,為惡的人那麼多,但那並不表示他們沒有「為善」的潛力,而是他們沒有被好好教育、引導,他們自身也沒有經過努力,所以「為善」的潛能才沒有實現出來。——這種說法是不是覺得合理多了呢?

《孟子》認為,「人性必然為善」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原因就在這裡。

關於「性善」,這篇文章只能簡單解釋到這裡。

講到這裡,還有很多關於善惡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比如說,孟子認為人性有為善的潛力,那我們可不可以說,人性當中也有為惡的潛力?

再者,每個人認為的「善」都不同,我認為這樣是「善」,你卻認為那樣才是「善」,你以為自己在行「善」,我卻覺得你是在行「惡」—究竟「善惡」有沒有客觀的標準?—這些問題,只能等待未來討論。

我們希望能夠重新解析《孟子》的文章,澄清歷來的誤讀,看看孟子的原意究竟為何,他是如何回答這些人類處境中的大哉問。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厭世哲學家,人如其名,志在藉由教育推廣哲學,經營「厭世哲學家」臉書粉絲專頁。本文轉載自「厭世哲學家」臉書粉絲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