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毒氣6千乘客傷…吐白沫眼受損 奧姆真理教用雨傘讓日本破洞

2018年07月6日 12:30

記者丁維瑀/綜合報導

1995年日本發生震驚國際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造成13死、6300人輕重傷。策劃事件的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本名松本智津夫)與6名幹部今(6)日執行死刑,63歲的麻原彰晃在未交代真相的情況下伏法,距離當時的悲劇發生已經過了23年。

回到1995年3月20日,奧姆真理教多名教徒先把沙林毒劑裝在塑膠袋中,並用報紙包裹在外,他們分別踏上5班列車,也就是千代田線A725K、丸之內線A777、丸之內線B801、日比谷線B711T與日比谷線A720S,上車後,再用雨傘傘尖刺破放在地上的沙林袋,接著下車。無辜的乘客被毒氣所傷,有些人嘔吐、吐白沫、頭暈、視力受損,688名患者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接近5萬多人則藉由其他途徑就診。

▲▼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本名松本智津夫)與6名幹部今(6)日執行死刑。(圖/CFP)

▲麻原彰晃成為許多信徒的心靈支柱。(圖/CFP) 

沙林毒氣事件是日本最嚴重的恐怖攻擊,13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當時正值通勤時間,雖然多數患者事後都恢復健康,但很多人出現心理上的焦慮問題,還會做惡夢,或是對地鐵感到恐懼。部分患者提到,他們在事發後特別容易疲憊,但也不確定是沙林造成的後遺症,還是單純上了年紀。

奧姆真理教當時分別組成5個團體行動,其中橫山真人還戴上假髮與眼鏡偽裝,林泰男則帶了3個毒氣包上車,只為了證明自己對組織的忠誠度。由於日本一直以低犯罪率與社會凝聚力為傲,當時不少乘客與列車工作人員一開始都未把這次事件定調為恐怖攻擊,而誤以為是有東西爆炸。

63歲的麻原彰晃與幹部事後均被逮捕,2011年除了在逃者之外,案件審理已結束,總共13名嫌犯被求處死刑。麻原與6名幹部井上嘉浩、早川紀代、中川智正、遠藤誠一、土谷正實、新實智光則於今年7月6日伏法。

麻原彰晃1955年3月2日出生於熊本縣八代市,他患有先天性白內障,曾從事中藥相關的工作,並於1984年創立奧姆真理教,他對追隨者表示,可以把屬下從充斥著戰爭與萬惡的世界中救贖出來。麻原2004年2月27日被東京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死刑,他試圖上訴,不過日本最高法院2006年9月15日維持死刑判定,全案定讞。

▲▼ 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事件,奧姆真理教主麻原彰晃等7人伏法。(圖/路透)

▲麻原彰晃所計畫的東京地鐵毒氣攻擊震撼全球 。(圖/路透社)

自稱教主的麻原彰晃以「漂浮神蹟」吸引信眾,奧姆真理教為日本戰後最大的邪教團體,內部成員一度多達上萬人,且很多都是高知識份子與社會上層菁英,像是科學家及醫師等。奧姆真理教自1980年代末期開始展開一系列恐怖活動和謀殺,甚至策劃名為「日本香巴拉化計畫」的藍圖,意圖顛覆日本政權。

除了策動震驚全球的沙林毒氣事件,奧姆真理教也涉及松本沙林事件、殺害坂本堤律師一家等恐怖活動,因此被民間視為邪教組織,教徒們也把雙手伸入政界,在第39屆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推出許多候選人,不過全都落選。麻原彰晃為了提升自己的形像,也曾接受電視與刊物的採訪,甚至參加綜藝節目博取注目。

奧姆真理教2000年破產瓦解,之後名稱改為「阿雷夫」(Aleph),仍吸引數千名教徒,阿雷夫打著瑜珈、算命等神秘活動,每年至少有100人入會,年輕人不熟悉1995年的沙林毒氣事件,這些新血毫不遲疑就加入,並被帶往「訓練場所」受訓。日本公共安全情報機構曾指出,該組織仍擁有潛在威脅。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松本智津夫,麻原彰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患者的雙眼受到沙林刺激而流淚不止,還有地下鐵站員接觸毒氣袋後而喪命。(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中,被使用的沙林(Sarin)是一種神經毒劑,它本身是無色、無味的液體,可以揮發成蒸氣,而人們的中毒程度,則取決於接觸的量、時間與方式。通常,在接觸沙林後的幾分鐘內,便會出現出現症狀,小劑量會引起瞳孔縮小、嘔吐、頭痛、噁心、視力不佳;高濃度時,則會導致暈眩、焦慮、精神混亂、肌肉痙攣、呼吸困難,嚴重會死亡。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曾撰寫《地下鐵事件》一書,台灣出版日期為1998年,他採訪多名願意講述當時事件的受害者;當然也有很多人不願再回憶曾經的痛苦,或是怕出事而拒絕他。書中不少受訪者當時都是上班族,即使出事後仍堅持要去上班,被問及對於奧姆真理教有什麼想法時,有人回答「怎麼樣都無所謂了」;也有人堅定表示,希望麻原趕快處死。

▲▼ 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事件,奧姆真理教主麻原彰晃等7人伏法。(圖/路透)

▲麻原彰晃自稱是埃及法老王與中國的明太祖轉世。(圖/路透社) 

針對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村上春樹也有另一本著作《約束的場所》,他採訪了奧姆真理教的信徒,約訪困難度比《地下鐵事件》更高。書中呈現出教徒的心境,包括他們對人生的困惑、疲憊,最後終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宗教團體,捨棄自我意識。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