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自主研發北斗射頻晶片恒星一號 體積小可用在無人機

▲▼「恒星一號」北斗晶片。(圖/翻攝自中新網)

▲「恒星一號」北斗晶片。(圖/翻攝自中新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公司近日在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展示「恒星一號」北斗晶片,該晶片為中海達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北斗射頻晶片。據了解,「恆星一號」晶元採用高度集成化設計,能節省成本、縮小體積,可用於無人駕駛等領域。

據《中新社》報導指出,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23日在哈爾濱舉行,同期舉辦的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吸引眾多業內外人士前來參觀。研發人員在會中表示,「恆星一號」晶元是中海達在北鬥高精度晶元技術研發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它適用於中國北斗(BDS) 、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羅納斯(GLONASS)這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所有頻點,可實現對全球所有衛星導航星座的全頻帶兼容。

▼「恆星一號」晶元採用高度集成化設計,能節省成本、縮小體積。

▲▼「恒星一號」北斗晶片。(圖/翻攝自中新網)

報導說明,「恆星一號」晶元採用高度集成化設計,在一塊板卡上,使用這一顆晶元即可替代原來8顆進口晶元,不僅大大節省成本,而且讓板卡變得更小巧,更適用於無人駕駛等領域。據了解,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裝備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元和基帶晶元,其中,射頻晶元簡單來說就是接受衛星信號和發送信號,而基帶晶元則負責信號處理和解碼。

報導也提到,一直深耕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的中海達表示,從今年開始,「恆星一號」晶元已經在中國國內率先開始小批量投入使用,並成功用於無人機領域,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投入量產,今年年底前會在中海達系列板卡產品中逐步大批量替代進口晶元,並計劃在2019年的國產衛星導航接收機整機新品中正式批量應用。

衛星導航系統是覆蓋全球的自主地利空間定位的衛星系統,截至2012年,只有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 (GPS;共由24顆衛星組成)及前蘇聯的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是完全覆蓋全球的定位系統。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則於2012年12月開始服務於亞太區(共由16顆衛星組成),預計於約2020年覆蓋全球。

▼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專業接收機。

▲▼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圖/翻攝自中新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