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跟貓熊同地被發現 全球首隻籠養綠尾虹雉成都破殼而出

▼籠養綠尾虹稚産下的受精卵正在破殼。(圖/翻攝自新華網)

▲籠養綠尾虹稚産下的受精卵正在破殼。(圖/翻攝自新華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一隻綠尾虹雉寶寶在蜂桶寨保護區中破殼而出,這也是今年全球產下的第一隻籠養綠尾虹雉。據了解,綠尾虹雉是中國特有大型鳥類,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高山帶,屬於世界性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簡稱VU),野外現存數量不足3000隻,是相當稀有的品種。

綠尾虹雉的發現和貓熊一樣傳奇,都是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同期在四川省寶興鄧池溝發現並命名的。綠尾虹雉分佈範圍小,地域狹窄,主要分佈在四川省西北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以及周圍與青海、甘肅、西藏相鄰的地區。據相關資料顯示,綠尾虹雉野外現存數量不足3000隻,因受到天敵襲擊和人類活動威脅,數量不升反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尾虹稚寶寶裹著毛巾,模樣相當無辜。

▲▼籠養綠尾虹稚産下的受精卵正在破殼。(圖/翻攝自新華網)

籠養綠尾虹雉在今年4月4日產下第一顆卵,並於4月12日確定為受精卵。在蜂桶寨保護區及成都大熊貓基地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這枚受精卵於5月5日成功出殼,這也是今年全球產下的第一隻籠養綠尾虹稚。讓人更加高興的是後續仍有受精卵持續孵化,可望有更多的綠尾虹雉破殼而出。

綠尾虹雉是典型的植食性鳥類,牠們在高海拔的高山和灌木叢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莖、球莖等地下部分為食,牠們呈鉤形粗壯有力的喙也是為適應這種生活而進化出來的。據當地民眾的觀察,綠尾虹雉非常喜歡吃草本植物川貝母的球莖,因此牠又被稱作「貝母雞」。

▼綠尾虹稚。

▲▼籠養綠尾虹稚。(圖/翻攝自科技日報)

關鍵字: 綠尾虹雉貓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貝母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