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速落實「惠台31措施」 利用近台優勢「做大做強」

2018年03月7日 14:00

▲▼福建惠台31政策。(圖/翻攝自福建日報)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福建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圖/翻攝自福建日報)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6日時在全國人大福建代表團的會議上指出,將擴大落實國台辦公布的31項惠台政策。台盟中央委員、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在會上則指出,這是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具體措施,廈門在「同等待遇」上一直走在前面,31條政策中有14條早在廈門先行。

歷年兩會福建省代表團開放時,兩岸議題都會成為海內外媒體關注的議題,福建省也都會統整前一年的對台工作成效。2017年是兩岸交流三十週年,「福建省發展成就」包括福建自貿試驗區對台開放不斷擴大、平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建設進程加快、廈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對台合作穩步推進等。而兩岸交流日趨密切,台青在福建就業、創業聚集示範效應顯現,目前已達1.37萬人左右,基層各領域交流已成常態,教育交流也廣泛深入。

2017年閩台經貿合作不斷推進,呈現「三趨勢、兩特色」即大產業、大市場、大城市集中發展的趨勢、選資與引智並重的趨勢、產業逐步融合發展的趨勢和區域產業佈局特色、增資擴股特色。 此外,還有三通通道延伸拓寬、向金門供水工程全線貫通等政策,同時也推廣台胞權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和涉台法庭經驗。

▲▼福建惠台31政策。(圖/翻攝自中評社)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圖/翻攝自中評社)

于偉國指出,將在習近平對台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下,把握兩岸關係新形勢、新變化,充分發揮沿海近台獨特優勢,持續推進閩台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閩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中共全國人大代表、廈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圖/翻攝自台盟厦门市委员会)

▲中共全國人大代表、廈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圖/翻攝自台盟厦門市委員會)

台盟中央委員、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在會上提出未來落實惠台政策的建議,包括比照大陸身分證18碼,升級台胞證的位數,將台灣納入社會信用統一的代碼管理以及允許台灣執業資格的建築、諮詢、金融、醫療、語文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在廈門提供專業服務。

此外,陳紫萱也提議,取消在大陸取得全日制碩士以上學位的台灣居民,方可報考事業單位的限制,放寬市場准入期限,同時針對台商制定開放度更大的負面清單。她還指出,兩岸存在制度和標準差異,她認為近期剛獲批准設立的「台灣地區標準化(廈門)研究中心」,就可探討在廈門實施「一地兩標」。

福建平潭管委會主任林文耀則提出四點對台工作,包括把平潭建立為兩岸一家親融合示範區、積極探索為台胞在閩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方便台胞台生台商就業、醫療、教育,也會擴大兩岸專才計畫,讓台商參與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另外,也將把平潭打造成實踐平台,讓更多台青到平潭創業、實習,成為台青實習基地,並探索試驗兩岸社區管理融合模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