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擴張紋 謝馥年:與類固醇過度使用或內分泌有關

▲皮膚擴張紋,包括妊娠紋、生長紋、萎縮紋等。(圖/成醫提供)

▲皮膚擴張紋,包括妊娠紋、生長紋、萎縮紋等。(圖/成醫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自從青春期以後,弟弟背後的紋路變得好癢、好紅,該怎麼辦?」帶著年輕弟弟到美容門診諮詢的媽媽問道,經成大醫院皮膚部謝馥年醫師檢查,確認弟弟背後的紋路原來是「皮膚擴張紋」。

謝馥年醫師表示,皮膚擴張紋是因為青春期快速生長的關係所造成,但其實其發生原因不明、有人認為與基因、賀爾蒙及生理發展有關,造成真皮層彈力纖維和膠原蛋白異常,通常好發於背部、腹部、乳房,大腿和臀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皮膚擴張紋若是懷孕中後期發生在腹部的,俗稱為妊娠紋,主要發生在孕婦本身體重過重(BMI>26)且懷孕時期體重增加過多;在青春期因為生長快速,發生在背部、臀部的,俗稱生長紋;若是因為體重快速增加、肥胖者,發生在大腿及腹部的,則俗稱肥胖紋。也有因為皮質醇增多症或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會造成病人在腋下、臀部、腹部出現皮膚擴張紋,俗稱類固醇萎縮紋。

▲成大醫院謝馥年醫師表示,皮膚擴張紋是因為青春期快速生長的關係所造成,但其實其發生原因不明、有人認為與基因、賀爾蒙及生理發展有關。(圖/成醫提供)

▲成大醫院謝馥年醫師表示,皮膚擴張紋是因為青春期快速生長的關係所造成,但其實其發生原因不明、有人認為與基因、賀爾蒙及生理發展有關。(圖/成醫提供)

謝馥年指出,依據臨床和組織病理學上的形式,皮膚擴張紋可以分為紅紋(Striae rubra)及白紋(Striae alba)。最初的紅、紫斑不規則的紋路,稱為紅紋;當這些紅紋褪色成皺、色素沉著,或是變白、萎縮性瘢痕樣的痕跡,則稱為白紋,有時候這些擴張紋會有搔癢的感覺,甚至為患者帶來心理負擔。

謝馥年說,皮膚擴張紋在目前並沒有「絕對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仍有些方式具有療效,例如:紅紋的病人可以考慮局部塗抹A酸以及多次療程的染料雷射;孕婦可以早期局部塗抹玻尿酸(Hyaluronic acid)或含雷公根(Trofolastin)的乳液;而針對白紋的病人可以考慮多次療程的飛梭雷射,以上這些治療方式可以改善外觀,但無法回復完全正常的皮膚。

謝馥年提醒,因皮膚擴張紋可能和類固醇過度使用或是內分泌問題有關,若有不適,仍應諮詢皮膚科醫師意見,得到正確診斷再選擇治療方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