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看「地震」 陸「張衡一號」觀測衛星升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月2日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圖/翻攝自新華網)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月2日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圖/翻攝自新華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公元132年,張衡發明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地動儀,開創世界地震勘測研究的先河,2018年2月2日,中國大陸發射了第一顆以他命名的「張衡一號」地震電磁信息觀測衛星,這顆衛星雖然不能直接預測預報地震,但卻能為觀測地震前「空間電磁擾動」,為人類探索地震帶來了一絲「難得的光明」。

大陸國防科工局係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表示,「張衡一號」仍然不能直接預測預報地震,最主要是用於地震前兆信息研究,為未來建立地震監測體係進行前期技術儲備,有了這顆衛星,大陸境內6級以上、全球主要地區7級以上的地震電磁信息,這顆衛星都能「看到」。

根據資料顯示, 2017年台灣發生5級以上地震6次,而放眼全球2017年發生7級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為9月8日墨西哥近海沿岸8.2級地震;但地震究竟能否預測,以及該如何預報,仍是全球專家學者面臨的巨大挑戰。

「張衡一號」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兼副總師、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總工程師申旭輝表示,擺在科學家面前的地震預報難題有「三座大山」首先是地震事例太少,中國平均每3年有2個7級地震,全球每年則有18個,儘管誰也不願看到地震發生,但僅從科研角度來説,這樣幾次的數據連有效的統計分析都不夠,不足以幫助科學家形成完整的地震預測科學體係和方法體係。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月2日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圖/翻攝自新華網)

▲「張衡一號」。

其次,地震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受到很多制約,申旭輝説,地震發生在地下20、30公里處,而當今世界上最深的鑽孔只有12公里,科學家們很難去地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第三是理論的更新相對較慢,地震是地球上規模宏大的地下岩體破裂現象,其孕育過程跨越了幾年、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而,不但很難用經典物理學從本質上加以描述,也難以在實驗室或者野外進行模擬。

申旭輝表示,地震研究的基本理論本身起源於早期的牛頓物理學,而如今物理學發展很快,基礎理論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地震研究迫切需要吸收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如今「張衡一號」的發射就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嘗試。

申旭輝表示,過去幾十年科學家發現,他們所監測到的「空間電磁擾動」也就是「電磁波漣漪」,與地震的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在統計意義上,地球上6級、7級以上地震在發生前即孕育過程中,相應區域的「空間電磁擾動」都有可能發生異常,這給人類探索地震發生的機理帶來了一絲「難得的光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