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戰鬥機,列裝大陸解放軍空軍戰鬥部隊。(圖/翻攝自中國空軍)
實習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隨著自動控制、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步,未來無人化的戰爭趨勢將會更加明顯。大陸解放軍表示,第五代戰鬥機殲-20和FC-31除了作為空中獨立作戰平台使用外,同時也將作為「無人機指揮平台」,屆時,殲20就像「蜂王」一樣,指揮如「工蜂」般密密麻麻的無人機,執行巡邏、偵察、誘敵、打擊等任務。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試訓基地組織某型無人機近日展開新年度首次跨晝夜飛行訓練,該基地位於甘肅鼎新大漠深處,所以也有鼎新基地之稱;這批無人機部隊組建於8年前,直到3年前才進駐鼎新基地,雖然殲-20與無人機在此處已「共處」1年多,不過兩種機型不曾有交集,直到最近才有即時交流的功能。
該基地的無人機部隊先前裝備「攻擊-1」無人機,外貿型號為「翼龍Ⅰ」,這款無人機配有一台100馬力活塞發動機,擁有全自主平輪式起降和飛行能力,最大起飛重量達1100公斤,最大續航時間約20個小時,實用升限則是5000公尺,可攜帶各種偵察、雷射照射/測距、電子對抗設備及小型空地打擊武器,執行監視、偵查及對地攻擊任務等任務。
報導指出,「攻擊-1」不僅具備精確攻擊敵方目標的能力,還可攜帶偵察設備進行遠距離長航時偵察,性能與定位與美軍MQ-1「捕食者」無人機相似;不過「攻擊-1」機主要通過地面站操控,也沒有與空軍其他有人戰機進行信息交換的能力,所以空軍裝備後,仍主要用來執行典型無人攻擊偵察機任務。
▼攻擊-1型無人機。(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翼龍Ⅱ無人機在去年2月首飛成功,今年1月大陸軍方公開消息顯示,翼龍Ⅱ已迅速裝備空軍無人機部隊,不過型號代號變成「WD-1K」型,這款無人機外形與攻擊-1相比,變化幅度較小,但內部卻進行了大改造。該無人機系統由WD-1K無人機、地面站、任務載荷和地面保障系統組成,最大起飛重量達4200公斤,外掛能力約480公斤,可實現20小時持續任務續航,配備合成孔徑雷達、雷射制導導彈、衛星制導炸彈等武器裝備。最重要的是,WD-1K無人機除了裝有與地面站通信的空地雙向數據鏈,「還安裝了與有人駕駛戰機交互信息的綜合數據鏈」。
最早利用有人戰機做「蜂王」,指揮無人機群作戰的戰術是美軍開始測試的,美軍透過在有人飛機上配備「無人機戰術通用數據鏈組件」(UTA),由飛行員駕駛戰機在後方相對安全空域控制無人機群進行偵察、對地打擊等任務。去年年初,美軍成功使用3架「F-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在空中釋放高達103架「山鵪鶉」(Perdix)微型無人偵察機「蜂群」,進行持續半個小時的飛行,F-18戰機飛行員在過程中引導無人機自主執行情報蒐集和監控任務。
▼由中國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製造的翼龍系列無人機。(圖/CFP)
「蜂群戰術」是未來空戰的一個重要進階方向,WD-1K無人機因為具備先進的數據鏈,因此擁有由「有人駕駛戰機指揮控制的能力」;大陸空軍現役戰機中,暫時只有殲-20在公開資料中被提及具備指揮控制無人機功能,因此預計中國版的蜂群戰術很快就會展開。無人機由於體型較小,不易被雷達發現,殲-20戰機的隱身性能更是對敵突防的關鍵武器,若這兩款戰機能無縫鏈接、聯合作戰,對敵軍防空系統來說將是挑戰。
殲-20隱形戰機配備高度智能化、觸摸與語音技術相結合的飛行控制系統,飛行員駕駛戰機時可以輕鬆地一邊讀取機載傳感器、數據鏈發來的訊息,一邊向控制的無人機發出各種指令;由於殲-20戰機大幅降低飛行員飛行控制方面的工作量,即使只有1名飛行員也能同時兼顧本機飛行和對無人機群的控制。
▼大陸曾公開殲-20進行夜航訓練的畫面。(圖/翻攝自央視)
▼美軍「蜂群戰術」。(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