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暉/2020東京奧運 日本的AI奧運

▲▼奧林匹亞,東京,2020奧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為迎接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正緊鑼密鼓籌備一個「機器人村」,也因此日本人皆稱東京奧運將是史無前例的科技奧運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對於戰後的日本來說,1964年東京奧運的舉辦,是一個影響日本國家發展的重要歷史。因為獲得奧運的主辦權,日本得以在1964年4月成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的成員。而在東京奧運舉辦期間所展示的科技,也大幅提升日本的國家地位,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當時日本所展示的重要科技,涵蓋交通(新幹線)、影音娛樂(彩色電視、衛星實況轉播)、資訊(電腦即時紀錄系統)等。不僅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也創造了新的市場商機。舉例來說,當時為了即時紀錄各國選手成績而開發出的電腦資訊系統,在東京奧運上獲得極高的評價。之後,同一個開發團隊開始為三井銀行設計「即時會計系統」,還為汽車產業MAZDA規畫即時生產管理系統。

有鑒於前次東京奧運成功塑造了「先進國日本」的國家形象,日本政府當然會想透過相隔56年後舉辦的2020年東京奧運,向全球展現「未來日本」的圖象。對此,日本政府一方面公布「面向2020年東京奧運/殘奧科技創新對策」,詳列9項核心的科技創新;另一方面則在「總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上通過建構「超智能社會」(Society 5.0)的科學技術基本計畫。

日本政府透過上述政策方針,確立了2020年東京奧運的科技主軸為「人工智慧」(AI),並以「智慧迎客」(多國語言翻譯機器人)、「智慧醫療」(傳染病的即時應對)、「智慧輔助」(身障者與高齡者的行動輔助系統)、「智慧交通」(無人車與次世代都市交通系統)、「智慧創新能源」(氫能)、「智慧氣候觀測」(提升應對大規模災害能力)、智慧移動(人員移動最適化系統)、智慧影音(跨越空間的革新影像技術)、「科技花卉」(以科技改變花期)等,呈現日本對「超智能社會」的想像。

▲▼ 為迎接 2020 年東京奧運,日本羽田機場導入 17 家廠商所開發的機器人支援機場旅客服務。圖為ALSOK綜合警備保障株式會社的機器人「Reborg-X」(圖/視覺中國CFP)

▲ 為迎接 2020 年東京奧運,日本羽田機場導入 17 家廠商開發的機器人支援機場旅客服務。圖為ALSOK綜合警備保障株式會社的機器人「Reborg-X」(圖/視覺中國CFP)

日本提出的「超智能社會」(Society 5.0),就是人類社會從自然共存的狩獵社會(Society 1.0)、農耕社會(Society 2.0)、工業社會(Society 3.0)到資訊社會(Society 4.0)的新型態社會。日本與其他先進國家雖在資訊社會的架構下,取得了令人驚異的經濟發展成果,但也面臨人口減少、超高齡社會、安全、城鄉差距、永續發展等重大課題。

而「超智能社會」概念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首先,在人口減少方面,強調以AI、機器人來消除人口減少對產業競爭力的負面影響;在超高齡社會課題,則是以醫療科技與大數據資料,建構高齡者的友善環境。而在安全課題上,則是強化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連結,以期達成事前防禦、事後應變的目標;在城鄉差距課題上,即以前瞻的資通訊科技消弭現實空間的制約,維持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羈絆。而永續發展方面,則是藉由AI與物聯網(IoT)來統合能源,以進行最有效的利用。

為了推進與宣傳「超智能社會」,日本政府正準備將東京打造成一個小型的未來社會。於是2020年的東京奧運舉辦期間,極有可能出現下列場景:高智能的機器人出現在各主要賽事場地,或擔任翻譯導覽,或擔任球僮。尤其從選手村至賽事場地的交通運輸,是以氫能為動力的無人公車。而收看電視實況轉播的觀眾,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身歷其境影音體驗;身障者或高齡者,則可透過智慧輔助裝置自由前往各賽事場地觀看……。

透過全球規模的即時傳遞,這些在2020年東京街頭出現的「未來社會」場景,將成為其他國家面對類似課題的「解決方案」;而日本則希望藉由2020年東京奧運,制定與宣揚「未來社會」的科技規格,進一步推動日本經濟的再生。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好文推薦

李世暉/印太戰略結合一帶一路 日中夾擊台灣注意了

李世暉/明仁天皇退位 日本動盪卻也備受期待的新紀元

李世暉/櫻花凋零卻淒美──日本人的生死觀與自殺風潮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李世暉。慶應義塾大學SFC研究所上席所員,慶應義塾大學媒體政策研究科特別招聘教授,現職為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專長領域為日本產業政策、日本經濟安全保障,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