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凱擘,還是要對著自己下重手!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圖/記者周宸亘攝)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凱擘日前宣布2018年起不再代理有線電視頻道,在業界投下震撼彈,各界紛紛臆測經營者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葫蘆裡在賣什麼藥?(圖/記者周宸亘攝)

文/吳戈卿(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兼任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牢不可破的緊緊匝框住電視產業向下沉淪的堡壘,終於傳來內部自我炸裂的聲響。11月中旬,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凱擘宣布,明年起專心扮演平台的角色,不再代理有線電視頻道

外界推論紛紛。是長久集體為惡的幡然悔悟?是數位匯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科技平台的取代功能已經逼臨?是觀眾使用習慣的代間遷移?是合縱連橫的另起爐灶?還是政策壓力下必要的改弦更張?

不管那項推論比較接近事實,凱擘的用戶數與市占率,雙居台灣首位,因此不管其他業者是否也會跟進,凱擘敢於打破過去球員兼裁判再兼啦啦隊的「三合一」(頻道業者兼頻道代理商兼系統業者)壟斷性結構,即夠撼動台灣影視產業積弊成疾的生態。

凱擘放棄代理頻道的聲明中,提到「建立頻道上下架公平機制、提升頻道品質、活絡市場促進跨平台交流」三個期許。其實要真正扮演公平中立的平台,只做到「頻道公平上下架」是不夠的。凱擘必須要讓「公平上架的頻道」,有「平等呈現的位置」,同時「將選擇權確實交回消費者,由頻道業者與消費者直接建立價格與訂閱內容的連動契約關係」。

這樣,才能促進頻道內容與品質差異化的競爭淘汰,才能在不同的平台產生差異化的商業機制。這樣,自然能夠打破凱擘在聲明稿提到過去頻道因爲「捆綁、搭售、聯賣」,對產業營運與消費者選擇造成的惡劣影響。

看看現在各系統台的「機上盒」,就知道台灣消費者被剝削的程度與新頻道要公平上架、平等問世的機會有多麽的荒謬。

政府和系統業者都不斷發新聞、辦記者會,說台灣系統業者的數位化程度突破9成。照「理論」看,既然已經快達到普世標準,何以機上盒的頻道還是前面ㄧ個訂費綁死的「類比或類比高清化區」,後面再接一個混雜而分類不明、但可單獨個別訂閱的「數位專區」?

就因為系統業者自行挪動部分頻寬做為他用,導致應該承載影像內容的頻寬不足。「一盒多制」不僅剝削消費者權益,更製造兩區在收費、接收、上架與收視計算的歧視性。如此,怎麼可能促成頻道在同一個「平等可見、公平計量與計質」的平台上競爭品質?怎麼可能挽回已經習慣數位串流平台的觀眾?

更荒謬的是使用者「一雲多屏」的多重行動工具。數位串流平台的價值,在於價格便宜(網路傳輸降低衛星、系統台的中介浩大傳輸成本)、隨選要看隨時看、不想訂閱隨時取消。但台灣系統業者運用的「一雲多屏」,先要求消費者必須繳交系統台的訂費(就是捆綁的每月費用),才能在行動工具看到「系統台的頻道」。

多年前美國系統業者操作過同樣模式,但以失敗告終。消費者選擇數位串流平台,就是不想看那麽多不想看的頻道,不願再付貴的統包訂閱費用(美國數位串流平台的訂閱費用約等於傳統系統台訂閱費用的1/3或1/4)。台灣的平台業者卻津津樂道的延用已經被唾棄的手法,壓榨台灣的消費者。

▲▼媒體,電視,有線電視,頻道,黨政軍,遙控器。(圖/視覺中國)

消費者其實不願意付較貴的統包訂閱費用,但台灣系統業者仍然要求消費者必須繳交系統台的訂費,才能在行動工具看到「系統台的頻道」,壓榨消費者多年。(圖/視覺中國CFP授權使用)

今年10月NCC發文「建議」系統業者規劃明年的分級付費方式。凱擘說要專心投入建立頻道公平上下架機制,要促進頻道品質良性競爭,要興旺多平台產業價值。那凱擘就絕對繞不過包括自己在內的系統業者,過去以來「蔑視消費者權益、罔顧新頻道機會、壓縮頻道競汰」所構建的不正常結構與不公平營運手段。

既然決定勇於改變產業生態,就一定要改變自己與同業製造違反市場與消費者權益的商業機制。話說出了口,該對著症狀下藥,才能在改革的路上發亮。

好文推薦

吳戈卿/谷歌大秀脆弱的阿基里斯腱

吳戈卿/匯流產業翻江倒海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台灣立報,成立於1988年,以傳播、科技、教育三領域為關注焦點發表評論文章。本文轉載自2017年11月22日《台灣立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