暐瀚觀點/總統的午餐

▲▼總統飛機餐。(圖/黃暐瀚提供)

▲小英總統搭專機出國訪問南太平洋友邦國家,沒想到吃的餐點竟成為網路論戰的焦點。(圖/2016年蔡總統第一次出訪的頭等艙午餐/黃暐瀚提供)

飛過了夏威夷,蔡英文總統的行程,眼看也已經到了馬紹爾。她在飛機上吃什麼?菜色好不好?真意外,居然也可以成為網路論戰的火熱話題。

先是一位氣象主播,貼出了「菜單」。對比台灣民眾上週末為了搶摸彩券而推擠受傷,主播感嘆:蔡總統豪奢浪費,居然在飛機上吃明蝦、啖鮑魚。然後,某親綠媒體快速反應回擊,光是網路上幾名網友嘲諷該主播:「是沒出過國膩?」的留言,就可以發成一條「即時新聞」狠酸,然後貼上該班機「經濟艙」的菜盤照片,證明小英所吃的與你我相同,哪有豪奢?

拜託!網路上的各位,大家都醒醒好嗎?

飛機上吃什麼,菜色好不好,那是蔡總統Order的嗎?菜是她備的嗎?搭飛機、吃飛機餐,菜色就是二選一(或多選一),你可以吃牛或是魚肉;你可以喝酒,或是果汁。隨著機上艙等分為3級:頭等艙、商務艙跟經濟艙,原本就會有3種不同的菜色。

要說蔡總統超樸實好棒棒的,看一下我附上的這張照片。這是2016年6月24日,蔡總統第一次出訪時飛機上的午餐。當天搭頭等艙的乘客,全都可以享用這樣高檔的餐點,不只總統一人。

小英總統搭專機出國,坐的是頭等艙,所以吃的,當然就是頭等艙的餐點。過去馬前總統多次出訪,我所見的菜色等級也都一樣,不管乘客是總統還是一般人,頭等艙的餐點一直都是這麼「高檔」。這是航空公司所準備,所謂「使用者付費」,付了錢,上飛機,依照付費程度享用不同等級的餐點。這麼稀鬆平常,顯而易見,一點不奇怪的事情,為什麼到了台灣,居然可以吵成這樣,還各說各話呢?

總統的午餐,可以是一個排骨便當;總統的午餐,也可能是機上的鮑魚大餐。這是簡單的「消費問題」,扯到政治,還分藍綠,那就太誇張了。

▲▼2017年10月,蔡英文總統出訪南太平洋友邦。(Photo by 總統府/Flickr)https://flic.kr/p/YN48u3

▲有媒體指出,蔡總統3次出訪過境美國,禮遇規格「 一次比一次提升」,可看出台美關係處於「前所未有的友好狀態」。(Photo by 總統府/Flickr)

然後,媒體還要扯的是:蔡總統這次「過境美國、禮遇空前」。若要講禮遇空前,那就得比較從前。過去前總統陳水扁與馬英九時代過境美國,總得小心翼翼。當時總統過境期間,多半沒有「公開行程」,真有行程,也得按照台美默契,不會通知隨行記者,也不提供隨行記者採訪之便。簡單的說,台灣的隨團記者不會受邀出席,也不會提供採訪協助。

所以當馬英九要去紐約世貿911遺址參訪的時候,我們沒有外館的巴士可搭;所以當馬英九要去母校紐約大學宿舍懷念的時候,我們沒有外館的秘書隨行。儘管「不提供協助」,但記者仍可靠自己的方式採訪。身為記者團團長,那天在紐約,我帶著整團記者一起搭地鐵、追行程,包含下午的唐人街中華會館拜會,記者全都到場,也全都直擊。

所以,這次「府方人士」對媒體表示,所謂「首次同意台灣記者採訪」的突破點究竟是什麼呢?是過去美國不同意台灣記者採訪台灣總統,而這次可以?還是過去美國不給予台灣記者採訪協助,而這次可以呢?

事實上,在馬英九最後兩次過境美國時,包含在波士頓以及到洛杉磯,都已經提供台灣記者採訪協助(含交通、場地與設備),並且上麥克風訪問;訪問過程中,美國官員與安全隨扈全都在側。如果這不是「美國同意台灣記者採訪」,那什麼才是「美國同意台灣記者採訪」?

新聞的傳播,本該根據事實。然而可悲的是,台灣長久以來因為藍綠與政治的對立,令新聞本身已漸漸失去「客觀事實」的基礎。

民眾所見所讀,常常是在特定目的之下的報導與文章,因為想讓你振奮,所以故意說是「大突破」搏你開心;因為想讓你討厭,所以故意批評「太浪費」騙你生氣。殊不知,你的開心與生氣,往往都是錯誤訊息的結果。

小英總統的機上餐點奢華,不能怪她;小英總統的過境美國禮遇,也不算突破。這麼簡單的事實,你是否已清楚看見?

好文推薦

暐瀚觀點/捕蜂抓蛇,做功德

暐瀚觀點/四點運動 心安理得

暐瀚觀點/沒有觀眾的國慶大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黃暐瀚,資深媒體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