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工程師轉賣爆米花!酆偉寬給創業台青的三建議

▲台青赴陸經驗談分享             。(圖/記者周怡德攝)

台灣青年酆偉寬分享赴陸發展經驗。(圖/記者周怡德、宋良義攝,下同)

記者周怡德、宋良義/北京報導

戴著黑框眼鏡,來自台灣的酆偉寬是赴陸的台灣青年創業者之一,接受《ETNEWS新聞雲》特派記者採訪時,還嚷著待會要和東北的同事去吃重慶火鍋,自嘲自己就是個資深饕客。面前擺放著一大盤的爆米花,是酆偉寬和哥哥兄弟倆攜手來大陸創業的項目, 全顆沾上蜂蜜糖漿再撒上一點芥末粉,甜中帶嗆的雙重口味爆米花,嚐起來口味特殊也很過癮。

還沒進到大陸發展前, 酆偉寬在台灣是微軟工程師 ,週末最喜歡窩在家當「宅男」。他回憶起,周末宅在家追劇打電動一邊吃著爆米花最對味了,而在台灣買爆米花很容易,下個樓便利商店就能買。在大陸可不一樣。爆米花大部分時候只存在於電影院。

▲▼大陸創業,青年就業,商品。(圖/記者宋良義攝)

曾有陸媒報導,一線的萬達戲院統計,光在爆米花這個品項年收入高達.3.9億人民幣,佔了電影院賣出的商品收入72%,市場上始終沒有比較耳熟能詳的爆米花品牌,且打不進一般家庭。也就是這一點,讓酆偉寬跟他哥哥看中了這塊市場大餅。

酆偉寬說,他經常跟大陸的朋友聊天,發現他們對台灣美食讚不絕口,於是兄弟倆决定把台灣的爆米花介绍给朋友們,還把它當成一項新的事業經營。2014年,酆偉寬兄弟帶著項目參加「清華大學昆山盃」創業大賽得到冠軍,也獲得了第一筆上百萬人民幣的創業投資金 。

▲▼大陸創業,青年就業,商品。(圖/記者宋良義攝)

酆偉寬發揮MIT美食創意,3年前與哥哥攜手赴陸發展。(圖/記者周怡德、宋良義攝)

要啟動MIT創意爆米花在大陸落地,事前通過不斷的市場調查與沙盤推演,目前在大陸的零食龍頭品牌「三隻松鼠」,以堅果作為主打零食點心賣得很火,也搶攻電商的銷售渠道。而要做出市場區隔性,酆偉寬兄弟瞄準的是新零售概念。

他們分析,專注電商的同行競爭者已經太多且風潮逐漸消退 ,酆偉寬提出自己的看法,「零食屬於衝動性消費行為,最好要看到還要吃,因此擁有線下體驗店,才會吸引消費者持續購賣」,在獲得投資金的第二年,兄弟倆在北京市中心的世貿天階,陸續開了2家線下實體店,為創業項目展開市場佈局。

發揮理工男的邏輯思維,建構大數據分析,從而推敲消費者行為,與線上淘寶、天貓等一線電商合作,在線下實體店每一筆的消費金額,顧客是男是女,年齡結構、購賣的頻率等等,進行有效的鋪貨。

酆偉寬特別以自身經歷,提醒想要赴大陸的台灣創業者如果想要成功,先「停看聽」才能避走彎路。他舉例,台灣精緻美食讚,普遍受到大陸市場歡迎,但不要一股腦就往大陸衝,先「停下來」想想看,創業的項目是否對大陸市場的「胃口」能達到一定市場規模,想到大陸創業前,最好先在台灣市場試試水溫,台灣先紅了再來想到面向大陸發展。

▲▼大陸創業,青年就業,商品。(圖/記者宋良義攝)

台青提醒,登陸創業首要條件「停看聽」避走彎路 。(圖/記者周怡德、宋良義攝)

其次,像是酆偉寬兄弟倆的創業團隊多數來自台灣,他建議台灣方雖持有最大股份,但目前算是陸資公司,受到大陸投資方資金挹注前「看一看」雙方簽約合作的持股比例,以及有可能的退場機制等等。

仔細「聽聽看」投資方的資金是一步到位,還是隨著產品開發階段性投資,半途如果遇到資金鏈中斷怎麼走下一步,事前須未雨綢繆。

而外媒稱,兩岸關係自蔡英文上台後急凍,雖大陸落實「惠台青創」政策頻頻向台灣青年招手攬才,台灣青年「西進大陸」的過程到大陸實習、工作或創業人數也日漸增加。據台灣1111人力銀行,在今年5月調查的數據顯示 ,台灣有近6成的上班族想要離開台灣向外發展,尤其是剛畢業的青年,想離開台灣工作意願超越一般上班族。

至於受到青年青睞的諸如中國大陸、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赴外發展的主因除了拓展視野以外,近5成的調查樣本最大的考量,還是外面薪資福利比較高

▲▼大陸創業,青年就業,商品。(圖/記者宋良義攝)

大陸首站「台灣青年創業基地」,落腳北京中關村。(圖/記者周怡德 /宋良義攝)

來看看台灣青年赴陸求學的例子,目前就讀北京大學哲學研三的李孟翰 ,從台灣清華哲學碩士班畢業後,因緣際會參加了兩岸青年學子交流的營隊活動,他說他看到了大陸擁有許多頂尖優秀的人才,感到危機感,決定走出台灣看一看。

他表示,兩岸雖然語言沒有隔閡,但是生活方式大不同,文化也有差異,「 剛到北京第一年很不適應,生活習慣與飲食都是很大挑戰」,他花了許多時間調整「水土不服」,甚至也嘗試跟朋友在大陸面創業, 倒頭來卻是白忙一場。

李孟翰舉例,中國大陸南北差異巨大,飲食跟風土民情南轅北轍,更不用說跨了一個台灣海峽,來自台灣的青年學生雖比起大陸大專學生進入北大、清華等一流學府門檻較低、不用考試環節、只要準備資料審查面試就能進去, 這些大學也提供台灣學生獎助學金與住宿免費等配套政策。

但和一年700多萬的大陸應屆畢業生競爭,「進去容易、畢業難」,就學期間能否掌握相對應的資源,對個人生涯規劃發展有幫助將是一大考量。

▲▼台青就學。(圖/記者宋良義攝)

大陸「雙創」政策引導下,台灣青年赴陸求學就業與日俱增 。(圖/記者周怡德攝)

三年前,大陸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在「雙創」的政策下同時主張對全球攬才,台灣青年也是被有計劃地納入北京當矩發展新創「人才工程」的版圖。為鼓勵台灣青年赴陸創業,國台辦先在2015年分3批成立22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與「海峽兩岸青年創業示範點」。

相隔一年國台辦在原先基礎上再「加碼」,至今在大陸南北各省共以官方名義授牌設立41個基地和12個示範點。即便少了國台辦的授權掛牌,大陸民間的企業孵化器也與日俱增,據統計,距離台灣最近的廈門市目前至少有超過87個孵化器, 然而台媒報導登陸的台灣青年中,卻是平均10人夭折8人,最後只有2人留存。

從這些數字作為參考,台灣青年的創業路未必一路順遂。李孟翰指出,大陸市場「玩法多,市場變化快」,市場的趨勢一直在變,競爭壓力大,容易讓「準備不足」的台灣青年創業者水土不服,最後只能遭到市場淘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