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放射治療恐傷心肺 「質子」降低劑量減少副作用

乳房,乳癌。(圖/達志/示意圖)

▲乳癌是近年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成長最快的癌別。(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48女性平常生活作息正常,某天洗澡意外摸到左乳內側有約1.5公分的硬塊,就醫後進行乳房腫瘤與腋下淋巴結切除後,確定為第二期乳腺癌,在完成化療後,醫師建議接受內乳淋巴結的照射,但是她擔心對心臟及肺臟有過多的傷害,更怕輻射劑量不均勻而造成皮膚不雅觀,決定使用質子治療。

乳癌是近年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成長最快的癌別,但經研究證實,乳癌放射治療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心臟位於左側,因此左側乳癌的患者風險較大。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主治醫師黃意婷指出,目前「質子」治療可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放射劑量,精準鎖定癌細胞又能達成特定照射深度後「零劑量」的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意婷進一步說明,經大規模研究結果證實,乳癌放射治療病患每增加1 Gy(照射劑量單位)的照射,每年就相對增加7.4%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這個風險在心臟暴露放射治療後就開始發生,並不會隨著時間增加而消失。

黃意婷表示,現在乳癌常用的化療或標鈀治療常使用的小紅莓及賀癌平,都具有心臟毒性,會更增加此風險,由於放射治療可降低乳癌復發的機會至未照射的三分之一,其優點大大勝過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的副作用,但醫師們仍必須避免在治療乳癌和罹患心臟病間拔河。

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主治醫師黃意婷。(圖/記者趙于婷攝)

▲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主治醫師黃意婷。(圖/記者趙于婷攝)

另外,「內乳淋巴結」也會加重乳癌放射後產生心血管疾病風險,有研究指出,位於乳房內側的乳癌患者容易出現內乳淋巴結的轉移,照射內乳淋巴結可增加腫瘤控制與存活率,但左側內乳淋巴結就在心臟正上方,病患若需治療內乳淋巴結,心臟血管劑量會更高。

該病患在20次治療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嚴重副作用,目前持續在長庚門診追蹤,一年多下來,不但外觀保留滿意,持續的動態心臟超音波檢查也無任何異狀。

黃意婷表示,和現行的光子放射治療相比,質子治療不但能將整個治療區完整包覆,且能夠大幅度降低對肺臟、對側乳房以及心臟等風險器官的放射劑量,可以做到幾乎沒有輻射劑量,但唯一的缺點是治療後短期內,皮膚反應會較明顯,不過會隨著時間會恢復正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