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15元就夠用」 他棄萬元勞力士、捐3千萬給中原大學

2017年07月28日 17:34

▲▼中原大學校友王冠川捐100萬美金給母校。(圖/翻攝中原大學官網)

▲中原大學校友王冠川捐100萬美金給母校。(圖/翻攝中原大學官網,下同)

記者盧映慈/台北報導

許多人努力賺錢就是為了留給子女「好的生活」,但王冠川卻不這麼認為。身為中原大學土木系第一屆旅美校友,他靠自己的力量、在美國半工半讀完成學業,也深知學生最容易為了錢苦惱,所以有餘力之後,不斷在台灣、大陸、美國捐款幫助清寒學生,今年也捐1百萬美金給母校興建宿舍。

王冠川說,捐錢給學生用,比捐給學校更適用,「因為學生將來會回饋學校」,只要這間宿舍還在,錢就能源源不絕的流動;對於一般人比較習慣把錢留給子女、很少捐款的行為,他認為「把錢留給子女是害了他們,如果不是自己賺的,根本留不住」,甚至為了爭奪財產互相打官司,非常不值得。

除了給學生支持之外,王冠川對捐款也有一套自己的理念,畢竟貨幣會貶值,拿來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且校舍由學校管理,剩餘的錢可捐給經濟困難、需要幫助的學生,另外美國政府也有對於捐款的合法節稅;他開心地說,在美國的校友可以透過慈善機構捐錢,因為「在美國捐錢,可以得到『山姆叔叔』(美國政府)的支持,這是非常和善的!」

▲▼中原大學校友王冠川捐100萬美金給母校。(圖/翻攝中原大學官網)

王冠川在南加州大學取得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後,在洛杉磯縣政府公共事務部門工作,並拿到加州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資格,從事房屋及橋梁結構設計與審查工作;身為客家人的他還是有著節儉美德、不愛花錢,開的車還是22年前出產的,他說「15元(約台幣455元)手錶能用,我就不會去買1萬多元(約台幣30萬3千元)的勞力士,因為一樣準。」

除了這次的捐贈之外,王冠川在2010年成立的「王冠川校友基金會清寒助學金」,也已經資助共29位學生,每年都會投入250萬元存放定存,其中200萬是「王冠川國際獎助學金」,其餘則作為中原土木系虞兆中老師紀念獎學金、境外生急難救助金或孳息使用。他說,私校學生要完成學業比較不容易,希望這份心意能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清寒學子能夠因為「教育」,扭轉人生!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