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齊/年度成語,一窺韓國社會

▲南韓2016年度成語為「君舟民水」(군주민수),與「朴槿惠閨蜜干政門」相互呼應。(圖/翻攝自JTBC)

文/董思齊

1992年4月15號創刊的韓國《教授新聞》,是90年代初期,由韓國「全國私立大學教授協議會聯合會」、韓國「國公立大學教授協議會」以及「為了民主化的教授協議會」等三大教授聯誼社團所共同發起之刊物。

目前每週一發刊的《教授新聞》,其創社社訓有三:
一、學問的自由與大學的民主化。
二、學術資訊的提供與大學文化的昌達。
三、「教權擁護與專業權威的提昇」。

而自2000年4月開設專屬網頁(www.kyosu.net)後,韓國《教授新聞》最廣為韓國民眾所討論的,便是自2001年起,每年12月所選出代表該年的「年度四字成語」。

「年度四字成語」是由《教授新聞》先甄選出數個足以代表該年的四字成語,再交由該刊的執筆群、專欄作家、主要學會會長、全國各地大學教授協議會會長等人,於每年的12月中,經網路投票後所選出。因為「年度代表四字成語」廣受討論,因此2006年起至2015年之間,《教授新聞》會在每年的1月1日推出所謂的「希望的四字成語」。不過2016年初時,則改以純韓文的「希望的話」,來取代漢字音的「希望的四字成語」。

韓國《教授新聞》年初「希望的四字成語」與年末「年度的四字成語」

 ▲資料整理:董思齊

雖然韓國《教授新聞》所選定的四字成語,與習慣書寫漢字並熟悉漢字文化的我們所熟知之四字成語有些差距,但對我們來說,幾乎一看就可了解與體會其意義。

事實上,自韓國《教授新聞》進行年度四字成語的選拔開始,其所選出的成語都頗為貼切的描寫該年度韓國政治社會(特別是針對韓國總統施政)的特徵。以2016年剛選出的「君舟民水」為例,雖是轉引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韓式四字成語,但貼切反應出朴槿惠總統雖因獲得民眾支持而上台,但卻也因為民眾反對,而面臨恐將下台的窘境。

此外,2016年排名第二的四字成語為「逆天者亡」,第三位是「露積成海」,其他諸如「憑公營私」、「人眾勝天」、「百思不解」、「羊頭狗肉」等,亦受到不少討論。上述這些成語之所以被提出,可見「崔順實案」受到韓國社會之關注程度。

只是,即便我們很容易理解這些成語的意含,然而對大多數的韓國民眾來說,卻並非如此親切。即便2001年到2003年間所選出的年度四字成語,乃韓國一般民眾常使用且容易理解的成語,還因此受到讚許,但自2004年起,這些四字成語卻對一般的韓國民眾而言愈來愈艱澀難懂。

於是,《教授新聞》選出四字成語的這件事情,開始被韓國媒體與民眾,謔稱為是這群教授們「自己的聯盟」(引用電影《紅粉聯盟》的英文原名A League Of Their Own);而被選出的「四字成語」,則是「這些人(教授們)才會使用的四字成語」。

其實目前韓國民眾的慣用字詞之中,接近80%是外來語,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承襲自漢字文化圈的漢字音。也就是說,除了文法上所需之助詞以及語尾變化之外,漢字音充斥著整個韓語體系,甚至多到整句話中不用到任何漢字都是件困難的事。

而在1970年代以前,韓國在文字書寫上主要是漢字與韓文並用,當韓文音有漢字時,就會標記出原本的漢字。但朴正熙總統於1970年為了振興民族精神,開始推動「韓文字專用化政策」之後,在學校教育不提供漢字教學的狀況之下,認識漢字這件事,在韓國出現了極大的斷層。隨著時間的遞移,這種讀的出發音(純韓文表記),卻看不懂其背後所代表漢字的「漢字文盲」,逐漸成為韓國社會普遍之現象。

▲現在的韓文古時稱之為「諺文」,很長一段時間與漢字並用。(圖/翻攝自網路)

一般來說,年紀越大或是教育程度越高者,有更多機會能學習或使用漢字,因此「認識漢字」的程度,甚至足以成為分辨知識水準,甚或是社經地位的判準之一。而必須有所區分的是,雖近年韓國吹起一陣學習中文熱潮,但韓國教育界再次興起必須學習漢字的聲浪,並非因「中國崛起」之故,而是出於若是不懂傳統韓用漢字,將難以學習與傳承韓國過去的傳統文化。因為韓國舊有的典籍記載大量使用傳統漢字,但當前「中國熱」下所學習的簡體字中文,卻與韓國傳統漢字有著極大的不同,因此學習簡體中文,並不能以之取代傳統韓用漢字之教育。

不過在2016年初,韓國《教授新聞》為扭轉一般人認為四字成語只是高級知識分子賣弄懂得高深漢字的意象,提出以純韓文構成的「年初希望的話」,取代「年初希望的四字成語」的「創舉」,但2016年初所提出的「곶 됴코 여름하나니」(純韓語,語出《龍飛御天歌),其義為:根深之樹將獲得豐盛的花朵果實),其語句雖美、意義雖佳,但對於當代韓國民眾來說,這樣的古典韓文,比起漢字音所構成的四字成語更難理解。

或許也因如此,雖年初《教授新聞》信誓旦旦的宣示,年底的四字成語亦將改選用純韓文來表達,但最終還是選擇「君舟民水」來描述2016年的韓國。只是,透過年度四字成語的選拔,我們仍可發現教育韓國民眾學習韓用漢字這件事情上,如何在學習與承襲傳統歷史文化之餘,又能保有韓國文化的獨立自主性,依舊是個困擾著當代韓國社會的難解習題。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董思齊,現為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台灣東北亞學會副秘書長、台師大東亞系兼任助理教授、真理大學人文資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專長「台韓比較研究」、「韓國文創產業政策」與「東北亞政經發展」。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