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遇到新 祭祀文物現代化設計

2016年06月15日 14:12

文/破點 POINT

宗教信仰和大眾生活密不可分,祭祀文物與禮俗是台灣獨特的文化風貌之一。成大文創育成中心日前舉辦【Betwin論壇:祭祀文物現代化設計】,以「金紙」和「紙紮」作為核心,分成五大部分深入瞭解祭祀文化產業的製程、難處與願景,藉由國外創新案例分享,提供更面向的設計思考,希望能夠找出屬於台灣現今的祭祀文化。


▲1. 金紙種類繁多,多為祈福與祈求發財。

祭祀物品如何產製?反映出什麼樣的台灣祭祀文化?

金紙,是點竹成金的傳統工藝。台南市禮儀用品職業工會理事長黃勤強特別點出「選竹」的重要性。以「純竹原紙」製作金紙,既環保又能將厚薄與軟硬程度掌握適中;竹子特性會因纖維不同而越砍越茂密、枝節越漂亮,就量產角度而言,品質日趨穩定。

現代金紙多元性,包含金元寶、金紙船甚至是外幣造型等等,隱含了祈福意念的轉化,由「平安就是福」,轉為「財源廣進」,更符合常民對現代生活之期待。紙紮,是以紙材和技術完成回憶與祝福的事業。不同於過去大量開模的文物僅限於車、房及日常用品;紙紮模型設計師張毓軒以機車包、I Pad訂單說明「客製化」趨勢。

張毓軒認為台灣人極重視祭祀文物,藉由焚燒儀式,象徵訊息因此傳遞給神明及往生者。進行創作時,她秉持恭敬虔誠之心,努力完成每個獨一無二的作品。


▲2. 每樣作品都有其故事以及心意,以手作方式更能顯現對於往生者的敬意。

台灣祭祀文物產業外移與發展困難點

黃勤強點出傳統工藝產業外移現狀,關鍵在於品質控管,而非廠區位置。台灣應專注研發,促進產品多樣化、品牌化。插畫及活動佈置設計師何芊澐則肯定傳統工藝產業的情感連結,現階段首要條件是找尋產品定位,提高附加價值以活絡產業。


▲3. 土葬蛹(左)與QR code墓碑(右),祭祀也能創新!

國外宗教及祭祀產業創意案例分享

荷蘭設計師Lilian van Stakelenburg分享國外相關產業創新之舉:以技術創新來說,結合骨灰製作專屬刺青、黑膠唱盤,用實質形象繼續留存著愛人的思念及情感;結合科技則有QR code墓碑的誕生。

「氣象球」、「土葬蛹」是大體處理方式之突破:「氣象球」是將骨灰放置於氣球中,上升至一定高度後自行爆破,粉塵散落雲層,降雨回歸土地;「土葬蛹」類似樹葬,將種子與大體埋於土中,最後茁壯為林。透過這些儀式,希望能讓大體有更完善的對待,一切落葉歸根,回到萬物循環中。

 
▲4. 主持人南應大講師黃苾芬邀請觀眾說明對祭祀產業未來的想像。

面對潮流,對於祭祀產業轉型的期許與想像

黃勤強認為信仰精神不變,選擇禮俗則是見仁見智。面對環保意識興起、政府法規限制以及民眾對於傳統文物的既定想像,生產端必須找到改良之道。何芊澐說明祭祀禮俗建立於家庭傳統中,具有文化脈絡性及時代價值,並以時尚在地品牌「繡」為例,建議業者往生活用品、祈福小物件發展,延續傳統工藝美學。

張毓軒認為設計與時俱進,期待加入場景設計、插畫、動畫等元素,豐富紙紮產業多樣性,也希望文物最後得以保存。Lilian鼓勵業者重新喚起年輕人對於傳統產業之關注,也能開拓跨世代的文化交流。

Source. 成大文創育成中心

看更多《破點 POINT》文章

想即時獲知最新設計新知動態,歡迎加入《破點 POINT》 Facebook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