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台灣在亞洲的布局有本錢甩開中國嗎?

▲蔡英文首登沱江艦並出航巡邏。(圖/記者李鍾泉攝)

文/郭正亮

520之後,兩岸官方互動陷入急冷,不但大陸海協會傳真機改為「只收不回」,陳菊市長呼籲城市交流也遭到冷處理,陸客來台減少、對台採購喊停、訪台團喊停、農漁產品銷陸減少,兩岸關係已從選前的吹冷風,進入選後的急速冷卻、乃至冷凍狀態。

獨派認為,蔡英文520演說已經讓步到最大極限:「九二會談的共同認知與諒解」,已經很接近「九二共識」;「依據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也遙相呼應了「兩岸同屬一中」。結果大陸卻如此吹毛求疵,硬是不給臉,獨派難免心生不滿,認為台灣只能繞開中國,對外自謀生路。

獨派強調,台灣可以繞開中國、自謀生路的亞洲新佈局有三,一是強化台美關係:二是強化台日關係;三是推動新南向政策,但這三種想當然爾的亞洲佈局,到底能讓台灣繞過中國多遠,恐怕不能太過樂觀。

第一種亞洲佈局是「親美遠中」,台灣固然可以透過支持美國南海政策、爭取參加TPP、深化與美國軍事合作,表達加入親美陣營的決心,問題是,美國對抗中國往往「中看不中用」、「口惠而實不至」,逼到關鍵時刻,常反把盟邦當做施壓籌碼,徑自和中國進行檯面下交易。最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在華府核安峰會上公開抱怨:「多數亞洲國家都心向美國,但美國卻常首鼠兩端,讓大家陷入苦惱」。事實上,多數亞洲國家都寧可採取「安全靠美國,經貿靠中國」的左右逢源立場,並不願因為靠向美國就得罪中國。

畢竟,美中看似在亞洲劍拔弩張,其實在更多全球議題上,是合作遠大於競爭。目前美中政府的雙邊定期溝通平台,已經將近上百個,雙方在聯合國制裁北韓、敘利亞內戰、伊朗核武問題上,都有密切合作。去年9月24到25日歐習會,美中還達成「絕不兵戎相見」默契,保證不會為東海和南海小島開戰。換句話說,即使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最近到處譴責中國,還倡議黃岩島國際仲裁具有法律效力,但亞洲國家心知肚明,充其量只是美國高官在總統競選期間的誇大表態而已。

另以台灣爭取優先參加TPP為例,TPP固然是由美國主導,但美國並非一國說了算。台灣作為第二輪申請參加國,必須得到12個TPP創始國全部同意,但中國是其中9個創始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尤其是馬來西亞和越南,未必一面倒向美國,一旦中國以「兩岸尚未完成貨貿」為由,或主張「兩岸應同時參加TPP」反對台灣優先參加,美日能否排除萬難讓台灣優先入會,恐怕也不無變數。

▲蔡英文接見美國軍委會主席馬侃,盼美持續對台軍售。

第二種亞洲佈局是「親日遠中」,恐怕比「親美遠中」更不可靠。以2013年「台日漁業協議」談判為例,台日此前已經談過16次,日本即使面對最親日的李登輝政府,或是相對友好的陳水扁政府,也從來都不讓步,直到最反日的馬政府作勢要與中國大陸「聯手保釣」,日本才不得不為了分化兩岸,在第17次漁業談判做出讓步。由此可知,日本是最不講情面、最講究現實的國家,除非台灣有籌碼在手,否則根本不能寄望日本會力挺台灣到底。

更離譜的是,最近日本眼看民進黨執政,知道兩岸政府不再交好,不可能訴諸聯手保釣,立刻恢復現實嘴臉,表示沖繩漁民抗議「台日漁業協議」讓步過多,要求與台灣重啟東海漁權談判。此外,日本還立刻要求台灣新政府不要對沖之鳥的法律定位表態,要盡快開放可能遭受福島輻射污染的日本食品等等,都進一步暴露出日本政府的欺善怕惡本質。

第三種亞洲佈局是「新南向政策」,恐怕也不能期待太高。畢竟,中國與東協早在2010年就建立雙邊自貿區,最近更以「海上絲綢之路」強化東南亞基礎建設,除了菲律賓之外,中國已是東南亞各國的最大貿易國和最大投資國。在跨境貿易和投資兩股力量帶動下,中國市場與東南亞市場已經越來越多交集,台灣的新南向政策也越來越難繞開中國大陸、獨立於兩岸政策之外。

誠如藍濤亞洲公司總裁黃齊元所言:「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投入巨資,創造中國與東協生態系統的連結,但台灣卻只以散彈打鳥方式,在東南亞各自發展」。直到今天,台灣除了新加坡之外,與東南亞各國都沒簽署自貿協定,雙方仍然存在嚴重的關稅障礙。東南亞與世界的連結,有些早已超越台灣,例如2015年東南亞各國吸引外資就比台灣多,台灣竟和柬埔寨並列亞洲末段班!

更嚴重的是,東南亞各國都是中國邦交國,在中國政商壓力籠罩下,更不可能為了討好台灣而得罪中國,台灣官員要在東南亞公開拜會重量級官員,恐怕會比往年要困難許多。台灣駐東南亞代表處的艱困處境,即使在台灣曾高居外資第一名的越南,也不遑多讓。

例如2014年越南民眾抗議中國在南海鑽探油氣,引發對外資企業暴動,結果受損最嚴重的竟然不是陸商,而是台商!主因是越南不敢得罪中國,竟然拿台商當做替罪羊洩恨!台灣駐越代表處面對越南暴民到處打砸搶台商,卻毫無能力協調當地政府出面制止,也不像中日韓的駐越代表,早在暴動的第一時間,就有本事協調出動裝甲巴士,及時將本國商人運走脫離險境。

綜上所述,不管是寄望「親美遠中」,「親日遠中」,或是「新南向政策」,三種獨派想當然爾、可以繞開中國的亞洲佈局,最後恐怕都會踢到現實鐵板。台灣比較務實的做法,毋寧是像韓國、越南、新加坡、泰國一樣,同時交好中美兩大國,既要避免一面倒偏向一方,也要避免一面倒反對一方,始終堅持在中美兩大國之間不斷尋求平衡,不斷尋求對自己最有利的利益組合。

就此而言,儘管兩岸官方互動已在520之後陷入急冷,但台灣基於務實考量,仍要堅持兩岸「溝通、溝通、再溝通」,不能放棄任何有助於兩岸重建互信的機會。原因很簡單,台灣在亞洲繞不開中國崛起的壓力,自以為可以依賴美日或東南亞,就可以另起爐灶,恐怕只會遭遇更多不測。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郭正亮,前立法委員,目前為專欄作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