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三年舉辦一次,並分三個季節展出,舞台分布在整個瀨戶內海。(圖/藝術祭官方)
記者蔡紹堅/瀨戶內海報導
橫跨日本瀨戶內海,展品分布12島嶼的「2016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於3月20日上午在高松港正式開幕。「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每隔3年舉辦一次,今年已是第3屆,共有來自34個國家,226位的藝術家帶來206項展品;此次的參展作家林舜龍及王文志都是來自台灣,分別在高松港和小豆島展出作品《種子船》與《橄欖夢》。
▼開幕式出席藝術家合照。(攝影/蔡紹堅)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Setouchi Triennale)今年的主題為「海之復權」,一如前兩屆,把瀨戶內海的沿岸城市、海上諸島作為展覽舞台,在高松港、宇野港、直島、豐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大島、犬島、沙彌島、本島、高見島、栗島、伊吹島共分布著206項來自全球藝術家的展品。
▼當地船舶公司也為藝術祭加開航班,讓遊客在做藝術巡禮的同時,可以一覽瀨戶內海風光。(圖/藝術祭官方)
瀨戶內海自古以來都是聯絡四國、九州、本州的交通要道,海上諸島也各有深厚傳統文化與豐富自然景觀,在數十年前的工業時代非常繁榮;但近年面臨高齡化、人口外移等問題,島上不少建築都荒廢棄置。為重新活化瀨戶內海,日本政府運用藝術的力量,邀請全球各地的藝術家發揮靈感,根據瀨戶內海的歷史人文、自然景觀,創作出相應的展品,讓全世界認識『希望之海』的魅力。
▼瀨戶內海曾經熱鬧繁榮,諸島繁華落盡後各深藏著不同故事。(圖/藝術祭官方)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實行委員會」會長濱田知事在開幕式上表示,本屆的主題為「海之復權」以藝術為路標帶領遊客環遊內海諸島,順道欣賞療癒人心的內海風景,並體會各個島上的特有文化及在地生活,「除繼續維持前兩屆的優良傳統外,第三屆也增加不少新的主題,如『讓舊有物品產生新價值』、『透過海洋串聯亞洲,進一步與全世界交流』、『品嚐瀨戶內海的原汁原味美食』、『發揚獅子舞、女文樂、盆栽等當地特有文化』」。
▼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的作品「種子船」靈感來自植物「棋盤腳」,深受日人與各國藝術同好喜愛。(攝影/蔡紹堅)
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的作品《種子船》在2013的「第二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就已經於豐島現身過,當時還與台灣的「差事劇團」合作,在各個島嶼上演跨界藝術,林舜龍表示,種子船是以海漂植物「棋盤腳」為靈感,希望能從種子飄洋過海的繁殖方式,讓人類回憶起過往跨越國境的遷移歷史。
▼林舜龍(左)、「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朱文清(中)、王文志(右)三人在開幕式上合影。
王文志出生嘉義,熱愛自然的他作品多與環境有著密切關連,從2010的「第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就參展,至今已連續受邀共三屆。六年三屆,他的三項作品都是在瀨戶內海人口最多的小豆島展出,此次作品「橄欖夢」用約4000支在地產竹建成,以小豆島名產「橄欖」為形建造,位於山谷中的梯田旁,屋體內部還可進入參觀,甚至作為當地居民的集會所、小劇場,王文志表示,作品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是他最在意的。
▼台灣藝術家王文志作品「橄欖夢」與小豆島山谷中的梯田共存,彷彿天造地設一般自然。(攝影/記者蔡紹堅)
「2016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分春、夏、秋三季展出,分別是3月20日至4月17日、7月18日至9月4日、10月8日至11月6日,總共展出108天;而因應展期活動,當地船舶公司也特別加開班次,讓遊客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瀨戶內海的壯麗。
前往「2016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可在高松港、高松車站、高松機場等地購買售價5000日圓(約1500新台幣)的「作品欣賞護照」,若要搭乘渡輪也能購買「渡輪3日搭到飽乘船券」,可暢遊8條航線,相關詳情請上「2016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官方網站查詢。
▼從「橄欖夢」中竹與竹間的孔洞,你可以選擇無數種欣賞自然的方式。(攝影/記者蔡紹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