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切香腸」法護南海主權 部署導彈抗「航行自由」

▲中國先前在西沙群島永興島部署8個「紅旗-9」(HQ-9)導彈的發射架及雷達。(圖/翻攝自中軍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捷克國際問題研究會分析師邁克爾(Michal Thim)23日在香港《南華早報》刊登文章表示,中國在2009年向聯合國遞交用「九段線」來支持「南海屬於中國」的主張,導致緊張關係再度出現,南海局勢也自此發生顯著變化;而「紅旗9」導彈近日進駐永興島,顯示出大陸和越南、菲律賓、美國等國關係逐漸惡化。

邁克爾在文章中指出,越南和菲律賓都與中國的主張重疊,但它們的國力相對弱小,只能尋求美國的支持;然而,美國關心的首要問題是捍衛航行自由,非支持相關國家的曖昧主張,因此中國在挑戰存在利益分歧的對手方面擁有天生優勢。越南和菲律賓也曾想讓寮國、柬埔寨等東盟國家抗議中國在該地區的行動,雖然結果讓人失望,但考慮到對方的影響力,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美國華府智庫近日公布最新衛星照片,可看到中國已經在南海華陽礁等多座人工島嶼上部署雷達。(圖/翻攝自CSIS網站)

文章指稱,除了分化對手,中國也大張旗鼓地表明其存在。通常是在中國漁民的協助下,由海警而非解放軍海軍在爭議海域巡邏,南海的軍事化並非結局,而是提供了選擇,讓政府尋求在局勢需要的時候建成可以投射力量的基礎設施,建造人工島可以改變規則,部署地對空導彈系統、戰鬥機或反艦導彈代表著新建基礎設施能夠提供的兵力態勢。因此,在永暑礁或美濟礁等人工島上是否擁有永久駐軍,或者那些新機場會不會停放戰鬥機就不重要,那些基礎設施已經就位,中國開始運送先進武器就不足為奇了

邁克爾也表示,中國政府透過不會招致強烈反應的「切香腸」做法來推動主張,但因難以應對,總體上仍會按照他們的喜好改變局勢,其目標不是開啟對抗,而是製造既成事實,可以為他們的對手採取升級手段。中國建造一座人工島,美國就採取「航行自由」行動作為回應,他們接著部署地對空導彈並稱為「防衛措施」,目前仍難看出美國或其夥伴除了採取更多「航行自由」行動,還能作出何種回應。

▼南沙島嶼中的東門島。(圖/南海研究論壇)

邁克爾在文末強調,中國的方法看似天衣無縫,但卻要擔心菲律賓向國際仲裁法庭提交的訴訟最後的結果,在花費力氣辯稱該法庭缺乏對這個案件的裁決權後,他們將迴避判決,代表無意遵守任何法庭的裁決,但他們仍舊無法使該份判決消失。此外,中國似乎更願意犧牲日益退卻的正面形象,來換取維持現實政治的利益,從最近他們的船隻出現在馬來西亞婆羅洲水域,就暗示可能要將「切香腸」的成功做法應用到該地區新的主張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