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台南強震背後的無名英雄們

▲市民因震後停水長達一週造成生活不便,30 歲的瑜伽老師Linda 開放淋浴間,讓瑜伽教室變成400 人的澡堂。(圖/商業周刊/攝影駱裕隆)

文/劉致昕

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台南是這麼過的:

地震中失去10位學童的崑山國小,開學第一堂課是集體心理輔導。城市中有109人無家可歸,暫時安置在13個收容處。538件房子受損通報。到了地震後的第10天,部分市民仍然無水可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年假結束,人們抱怨回到日常,但對此刻的台南來說,正常的生活已是奢侈。

相當於兩顆原子彈能量的206南台地震,不只奪走全台南116條人命、有551人受傷,也把全台南帶入集體焦慮及挫折。當多數媒體把鏡頭對準悲慟者,我們選擇記錄,在角落裡默默貢獻己力的人。

「老天爺用這件事,讓我們團結」

「努力了一年,到最後發現,很多東西就這樣不見了,」主持南方講堂的作家王美霞形容。過去一年,登革熱、寒害、颱風幾次打擊台南,光是登革熱就讓南台灣損失至少20億元,店家的生意也因此僅剩一成。

還好,地震過後的台南沒有停滯太久,挫折與焦慮,就被行動給取代。

「再怎麼努力也是生意不好,不如去想我們能做些什麼,老天爺是要用這件事,讓我們團結在一起。」知名業者慕紅豆過年生意掉了5成,但老闆唐大可還是決定把營業收入捐作重建款項。

從地震隔日開始,一天之內,26間旅宿業家加入受災戶收容,兩個春節市集辦起募款活動。「感受瑜珈」30歲的瑜伽老師,決定開放淋浴間,讓400多人洗澡,一次50元的收費全數捐作重建款項。

「我們失去很多,但還是想能給什麼」

幾次受到打擊的觀光、文創商家們,即使期待了半年的生意又落空,還是立刻聚了起來,「我們其實也是失去很多,但(一起)吃飯的時候,還是討論能『給』什麼,」彩虹來了創辦人高耀威說。

臉書粉絲團「助台南志工團」,利用網路讓民眾登記個人專長、聯絡方式,地震當天早上7點表格上線,快速聚集近四千人登記,從醫師、土木技師、社工,到日本的志工團體都找上門來。

「一卡皮箱說故事」也是登記的志工之一,由轉圈圈Homestay的Sylvia所發起,一開始只是為了建置說故事的志工團,透過故事來陪伴孩童走出地震陰霾,沒想到一個晚上就得到了四、五十位包括心理師、讀劇團團員、專職說故事老師、藝術治療師的響應。

災後第七天,志工們在台南吳園的草地上說故事給孩子們聽。傍晚,辦了一場座談,聚集心理諮商界、老師、家長們,討論災後陪伴孩子的做法。「重建的路是很長的,我們希望在大家都還很焦慮、願意付出的時候,建立這個資料庫,讓在地的組織未來能夠使用,」Sylvia說。

「店家們第一時間都不是要求政府幫他們做什麼,而是問自己能做些什麼。」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王時思說,台南的歷史凝聚了深刻的在地認同,「當你認定了這是永遠的家,什麼事都會一起撐著。」

116條人命不會被遺忘,會化為能量留在每個人的心底,災難帶來的,不是只有絕望與孤單,還有智慧與韌性。重建路上,每個角落裡小人物的付出,都將編織進這座城市的精神與脈絡中,成為未來人們造訪府城的理由。

【 更多報導 】

地震了!第一個動作是開門,免得房子變形打不開門無法逃生…防災專家:錯!

給八年級的建議:晚10年買車,晚5年買名牌包,改變你下半生

開工日買一送一》給星巴克:非得要客人在寒風天受凍排隊嗎?!

眼鏡補助6千、輪椅補助1萬2...長輩用的政府都有補貼,非低收入戶也能辦

「完事後,他會幫妳●●嗎?」男人做愛後的6種反應,看出他有多愛妳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