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工研院人才如何選擇性外流?劉仲明:靠創業

▲劉仲明說,中國確實持續挖角人才,但工研院已找出方法對抗。(圖/記者徐文彬攝)

記者徐珍翔/專訪

人才流失一直被科技業視為難以承受之痛,不過,工研院長劉仲明卻稱「這原本就是工研院的宿命」,在他眼中,員工出走有國內、國外兩扇門,但開門、鎖門都是同一把鑰匙──創業;工研院支持有創新技術的員工出走創業,藉此抵抗中國高薪挖角,他說:「只要計畫夠前瞻,員工不用白手起家,可以借重工研院很多力量。」

今年初甫接下工研院院長印信、現年62歲的劉仲明,在1984年放棄清大教職,選擇加入工研院、從研究員開始做起。他在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時,開頭便謙稱自己加入工研院並不是因為學有所成而被挖角,當初就只是個菜鳥、是去學習的,「雖然以前書有讀過,但很多新技術、產業化概念,都是在工研院邊做邊學而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問及對台灣科技人才的看法時,30年來都待在工研院、見證過不少同事轉戰業界的劉仲明說:「我們20年前出去的同事,大體上還是在『補足產業缺口』,是比較快速跟隨(國際新技術)的做法。」他認為,早期台灣是「跟隨的時代」,只要美國、日本研發出好產品,考量進口成本過高,「我們就會想辦法把它引進來、本土化。」

在這,劉仲明口中的跟隨,其實就是技轉。攤開工研院院史,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1976年的一項RCA技轉計畫。當時工研院派遣19名工程師遠赴海外取經,從美國帶回半導體技術,之後更催生出如今的晶圓雙雄──聯電、台積電;而這19人中,有1人更是後來的聯電董座曹興誠,台灣靠著跟隨,的確曾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不過,劉仲明也直言,如果始終只想跟隨,很難談國際化,因為這些技術別人也有,甚至更好。他說,如今台灣已累積相當能量,具備足夠的人才、資金、資源,眼下正邁向創新階段,應該設法與國際連結,因為很多時候,懂得欣賞的人(消費者)或企業並不在台灣,他認為「現在的人才必須更有國際觀」。

▲《ETtoday新聞雲》總經理張璨(左二起)、東森國際戰略發展中心執行長徐言率採訪團隊前往工研院,與院長劉仲明(右)對話。(圖/記者徐文彬攝)

當採訪話題進入台灣人才現況時,記者不禁詢問,中國近年祭出高薪挖角手段,導致台灣不少人才外流,工研院是否也成為目標?對此,劉仲明坦言「問題確實存在」,但工研院已找出應對方式,他說,如今只要旗下員工有創新技術,工研院將提供令人心動的環境和條件,協助其創業;以跨領域專業在背後支持員工創業,是工研院目前所找出、用來對抗中國挖角的最佳解答

有趣的是,如此奮力對抗國際挖角的工研院,在面對國內企業挖角人才時,態度卻截然不同,劉仲明認為,工研院的設立宗旨原本就為協助台灣產業,因此人才流動(在台灣業界)是一種宿命。有時候,甚至還得刻意「製造」流動,比如鼓勵創業。「工研院去(2014)年出走創業的員工裡,有3人甚至是副所長級的,帶頭的人都50好幾了。」他說,如今工研院的員工平均年齡約在41歲,以一個成立超過40年的組織來說算是年輕,這都是人才流動的結果。

即便工研院備妥留才策略,但劉仲明仍感嘆,待遇高低一樣會影響結果,尤其在該院資通所、軟體領域更是如此。他說,可惜行政院已針對公股財團法人訂定薪資上限,且多半低於一流企業,更低於對岸開價,如今工研院只能不斷向經濟部說明、爭取,希望在薪資上能保留一定彈性,藉此留住院內10%到20%的重點人才。

▼劉仲明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影片/東森新聞雲影音部攝)

關鍵字: ET人物誌薪水薪資人才創業創新工研院劉仲明挖角科技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外銷訂單創22個月來最大減幅 張盛和:6月也不會太好

外銷訂單創22個月來最大減幅 張盛和:6月也不會太好

經濟部昨(23)日公布 5月外銷訂單金額357.9億美元,不但已連續兩個月負成長,年減5.9%也創下22個月以來新紀錄。財政部長張盛和今日表示,要先了解是否為結構性衰退,不應用單一數據解讀,但他也坦言,6月出口表現恐怕也不太好。

2015-06-24 20:44

PC類股將現轉機?專家:英特爾7月將發表Skylake

PC類股將現轉機?專家:英特爾7月將發表Skylake

元大投顧科技組共同主管王登城今(24)日透露,Intel最新處理器Skylake預計7月發表、8月上市,下半年PC產業可望一掃陰霾,進入旺季行情,他認為,PC產業第3季應該會有二位數成長,如今相關類股股價已接近谷底,投資人不妨注意。

2015-06-24 20:00

紅色供應鏈崛起 專家:半導體業者確實頭痛

紅色供應鏈崛起 專家:半導體業者確實頭痛

元大投顧副總張家麒今(24)日表示,紅色供應鏈確實讓半導體業者頭痛,因為「有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很多都不能。」他舉例,中國一家不怎麼樣的IC設計公司「海思」,市值也已經超越台灣的二哥「聯詠」,呼籲業者多思考「如何避開正面衝突,與對岸合作。」

2015-06-24 19:30

央行理監事會前夕 專家籲:應有半碼到一碼降息空間

央行理監事會前夕 專家籲:應有半碼到一碼降息空間

「考慮物價承受度,我們認為央行還有半碼到一碼的降息空間。」就在中央銀行召開理監事會前夕,元大投顧首席經濟學家王誠宏表示,當主要貿易對手國普遍降息之際,台灣的市場預期貼放利率卻可能「連續16季不變」;如今景氣已持續亮起藍燈,他呼籲央行適時降息,「對於國內的投資、消費才有幫助。」

2015-06-24 18:34

想接管大巨蛋?學者批柯市府:胡扯、IQ零蛋

想接管大巨蛋?學者批柯市府:胡扯、IQ零蛋

台北市長柯文哲走馬上任以來,多次為大巨蛋BOT案痛罵遠雄,近期更放出「要找銀行團討論接管」風聲。「胡扯!這樣的做法簡直是IQ零蛋。」淡大教授、遠雄獨董莊孟翰說,柯市府邏輯不通,只想接收,沒考慮後續,「幾百公尺內完全沒有柱子支撐,工程難度很高,沒人可以中途接手。」銀行團會站在遠雄一方。

2015-06-18 23:08

房市泡沫何時破?學者:遺贈稅是最後一根稻草

房市泡沫何時破?學者:遺贈稅是最後一根稻草

「全台房市已進入紅色警戒!」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教授莊孟翰接受訪問時表示,台灣房價泡沫早已存在,房地合一稅制通過後,更陷入紅色警戒狀態,他說,如今代銷業者不敢包銷建案,開始有建商自己賣屋,甚至淪落到委託專攻中古屋的房仲業者銷售;若明年遺贈稅調高,泡沫可能會破,房市恐怕崩盤。

2015-06-18 12:51

中古屋最搶手?業者:新大樓房屋稅多16倍

中古屋最搶手?業者:新大樓房屋稅多16倍

永慶房產集團總經理廖本勝昨(17)日表示,大台北地區今(2015)年1到5月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全面萎縮,其中,南港、三重、樹林、土城等區甚至衰退4成左右。但隨著房地合一稅制底定,他認為,下半年交易量有望年增1成以上,其中又以中古屋最搶手,「因為新大樓的房屋稅可能多出16倍」。

2015-06-18 01:51

房地合一後 房仲:38%民眾看好進場、近6成看跌房價

房地合一後 房仲:38%民眾看好進場、近6成看跌房價

房市低迷多時,全台交易量一片慘綠,不少業者質疑房地合一稅改未定案,導致買賣雙方都收手。如今立法院三讀通過房地合一課稅方案,有房仲業者便公布統計數據,指目前有38%民眾認為未來半年是購屋時機,較方案通過前高出10%,也是近8季來新高,不過,有近6成民眾看跌房價,認為短期將下修3%到10%。

2015-06-17 22:10

看好台灣科技股卻減少投資?法人:評價處於高點

看好台灣科技股卻減少投資?法人:評價處於高點

貝萊德亞洲股票投資主管施安祖(Andrew Swan)表示,亞洲股市正受到不同力量左右,導致區內各國走勢迥異,他直言,今(2015)年將是過渡的一年,市場將從低估股價的緊縮心態,轉向看好下半年股票表現;台股部分,他雖看好科技股,但礙於股票評價處於高點,將調降台股投資比重。

2015-06-17 20:31

銀行團接管大巨蛋?遠銀高層:沒有選擇,是必要之惡

銀行團接管大巨蛋?遠銀高層:沒有選擇,是必要之惡

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日前稱「拆大巨蛋是世界笑話」惹議,被外界質疑替遠雄抱屈,今(16)日再被問及對「銀行團接管大巨蛋」看法時,連忙說:「這種問題太複雜了,現在說話會得罪人。」僅說銀行團錢都投進去了,若真被接管,就表示已沒有選擇;遠東銀行總經理洪信德則稱該做法為「必要之惡」。

2015-06-16 19:18

台積電太重要!法人「翻倍加入」擠爆 法說會直播罕見當機

台積電太重要!法人「翻倍加入」擠爆 法說會直播罕見當機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8)日舉行法說會,不過卻出現小插曲,由於4月3日地震影響,台積電第一季也繳出超亮眼成績單,因此此次法說會也吸引比往常更多的法人及投資人參與,不過卻發生有史以來首次法說會因斷線而暫停的狀況,台積電法說會斷線原因也曝光,據了解,台積電官網收到此次法說會的的申請加入要求比往常「翻倍」,因此造成塞車當機情形。

2024-04-18 16:0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