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魯曼的前世今生 克里斯多夫李是「最正宗吸血鬼」!

▲克里斯多夫李最膾炙人口的角色,是「暗黑親王德古拉」(右)。(圖/翻攝自網路)

記者朱錦華/特稿

以電影《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及《哈比人》(The Hobbit)三部曲裡白袍巫師薩魯曼(Saruman)一角,為年輕影迷熟知的英國資深員克里斯多夫李(Christopher Lee),7日因病辭世,享年93歲。

台灣媒體的影劇(娛樂)中心的記者、編輯普遍比較年輕,跟多數年輕影迷一樣,不識此君當年的光輝歲月,因此多數媒體對他的介紹都相當簡略。多半只提到他是《魔戒》及《哈比人》裡的「薩魯曼」、或是《星際大戰》(Star Wars)前傳裡的「杜酷伯爵」(Count Dooku)。

甚至有些媒體參照Google,把他的名字譯成「克里斯多福李」。因為他們不知道,在很久很久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台灣媒體及片商是把他的名字譯成「克里斯多夫李」的。

除了名字從「多夫」被改成「多福」 之外,更讓人遺憾的是,多數台媒因為本身所知有限、懶得查資料、或是為了遷就年輕讀者,普遍只強調他是「薩魯曼」,卻忽略了他在影壇的真正成就。這其實是一種貶損,就像去年名導演李察艾登保祿去世時,被台媒貶損成「《侏羅紀公園》裡的爺爺」一樣。同樣的,克里斯多夫李的代表性角色並非只有「薩魯曼」、甚至不是「薩魯曼」, 他最著名身分是「最正宗的吸血鬼」!

在西方影壇上,克里斯多夫李以「三高」知名。一,身材高(195公分)。金氏世界紀錄說,他是「世界影壇裡最高的男主角之一」。二,輩份高。他1948年起開始演電影,演出作品超過250部。近年仍活躍影壇的英國影星裡,只有米高肯恩差可比擬。

三,「技術含金量高」。生父是軍人,母親是來自義大利「波吉亞家族」( Borgias)的女伯爵(據說該家族血統可上溯至查理曼大帝),繼父是經商的「好野郎」。這樣的背景讓他擁有特殊的貴族氣質,會說流利的義大利語、英語、法語,後來又加上西班牙語和德語。他還很能唱,晚年甚至發行過歌劇、重金屬搖滾唱片。這樣的特殊條件,在影壇並不多見。這樣的外型和氣質,造就了他最膾炙人口的角色:「暗黑親王德古拉」(Dracula,Prince of Darkness)。那就是「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的吸血鬼啦!

克里斯多夫李影藝生涯的黃金時代, 跟英國「鐵槌」公司(Hammer Production)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鐵槌」是英國史上最重要電影公司之一 ,以製作恐怖片知名。1957年,該公司拍攝了《科學怪人的詛咒》(The Curse of Frankenstein)一片,由彼得庫辛(Peter Cushing)飾演法蘭肯斯坦博士,克里斯多夫李飾演科學怪人。

這部作品大獲成功,於是該公司接著於1958年推出《吸血伯爵》(Count Dracula),由克里斯多夫李飾演德古拉伯爵,彼得庫辛飾演「抓鬼大師」凡赫辛(Van Helsing)。這部電影更為成功。由於高大、聲音低沈、有貴族氣質的克里斯多夫十分符合片中的角色,讓本片一舉奠定他的吸皿鬼地位。他跟彼得庫辛是 「鐵槌」的雙璧,多次在電影裡交手,兩人私底下也是好朋友。

根據IMDb電影資料庫,克里斯多夫李前後10度演出吸血鬼德古拉,是影壇上演出此一 角色次數最多的,當中多數是在「鐵槌」公司內完成。從1958年至1970年代中期,克里斯多夫李是吸血鬼的同義詞。

他最後一部吸皿鬼電影,是法國恐怖喜劇《吸皿鬼父子》(Dracula, Pere et Fils),完成於1976年。之後,他告別吸血鬼這個角色。稍早前的1974年,他演出007電影《金槍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克里斯多夫李本身跟007小說原作者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是表兄弟關係,坊間傳言007這號人物是參照克里斯多夫李本尊打造的,但他在本片裡卻是演出007的死對頭。「金槍人」後來成了他在影壇裡的另一個代表性角色(本片也是周星馳電影《007大戰金槍客》的靈感來源) 。

1977年起,克里斯多夫李赴美發展,演出多部美國電影。當然,年輕觀眾最熟悉的,仍是「薩魯曼」與「杜酷伯爵」這兩個角色。2009年他獲英國皇室封為爵士。

克里斯多夫李多數時候演出大反派。除了上述的西方邪惡角色之外,他也演過東方的壞蛋:包括俄國妖僧拉斯普丁(Rasputin)、以及中國的犯罪天才傅滿州(Dr. Fu Manchu)。不過,他在演過不少好人,例如大偵探福爾摩斯,想不到吧?相關報導請看這裡

《吸血伯爵》的最後高潮戲:凡赫辛大戰德古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