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投資 教你如何避匯損

全球QE熱錢亂竄,貨幣氾濫掀起各國股市一片榮景,投資人也跟著一股腦兒栽了進去。看著投資基金大賺想贖回,才驀然發現獲利已讓匯差吃光光,整個投資恍如黃粱一夢,全是一場空!

文.林佳弘

今年以來,在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於年中升息,以及歐、日、中三大經濟體續推量化寬鬆(QE)政策的預期心理下,美股表現遠不如歐洲及新興市場來得好,尤其歐股在歐洲央行的推波助瀾下,更是漲勢亮麗,讓許多投資購買歐股基金的投資人個個眉開眼笑;然而,當決定要贖回收割時,才發現從歐股基金上賺到的利差,卻全被貶值的匯率蝕光。

歐元區推QE政策,讓歐洲REITs上個月漲了近12%,另外德國法蘭克福上漲17.36%、法國證商公會指數漲9.67%、英國股市上漲4.35%,就連義大利等歐元市場以及歐洲大型股各類基金,也都有5%的平均漲幅。但是即使市場表現這麼亮麗,就是有投資人沒賺到。

避免匯損 以當地貨幣投資境外基金


原因無他,因為歐元區的QE政策,導致歐元疲弱,投資獲利全被匯損吃掉!元大寶來投信產品經理顏誌緯提醒投資人,「匯率」對投資全球型基金的影響不大,但對歐、日等國,匯率影響卻相對高出很多。因此投資國外基金時,建議要以當地貨幣購入,才不至於因為匯差而損失。

野村投信指出,基金公司通常會為同一檔基金提供不同計價幣別的選擇,主要是方便投資人能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計價幣別商品。例如已經持有歐元的投資人,可以直接投資歐元計價幣別的基金。雖然過去用歐元計價商品都以歐洲市場資產為主,但現在可投資標的與市場變多,反而有更多元的選擇。

匯率走勢複雜 投資基金仍應首看基本面

野村投信也提醒,由於匯率走勢背後原因相當複雜,對於投資人而言,首先應該關注的是欲投資的市場是否具備成長潛力,而非投資幣別是否有升值機會,或是否可能貶值造成匯損。畢竟基金要長期投資,選擇具備成長前景的市場,才是影響績效的首要因素,況且匯率短線變動幅度大且難以預估,目前歐元走勢普遍不看好,並不代表未來就沒有翻身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關匯率的影響性,元大寶來投信產品經理顏誌緯補充說,對於歐股基金而言,歐元兌美元去年五月最高曾逼近1比1.40,之後變一路趨勢性走貶,近期更來到1比1.13,逼近200三年新低;以原幣(歐元)計價指數上漲15%,但在加計匯率因素後,美元計價的歐股指數竟不漲反跌。

匯率影響力 魔鬼藏在細節裡

舉例來說,投信發行一檔台幣、美元雙幣別的美國生技基金,基金募集額度為一億美元,以現在台幣兌美元匯率約31.4比1,折合台幣的募集資金即為31.4億元。若一年後,這檔生技基金的市值仍為1億美元,但期間台幣因為升值使台幣兌美元來到30比1的匯率,因而這一億美元的基金經匯率換算後變成只值30億台幣,相較發行初期的總資產就減少了1億4000萬台幣!並且這筆匯兌就變成這檔基金的所有投資人,必須共同分攤的損失。

至於以台幣計價的基金,雖然表面上買賣都是以台幣為準,但基金公司還是會把台幣換成外幣,再去投資境外公司,至於匯率變動的部分,還是會反映在基金淨值中,只是因為匯差和投資績效混在一起計算,投資人往往無法得知匯差的影響有多大。

就歐、日兩個經濟體來看,顏誌緯認為,匯率影響日股的直接連動性,更甚於歐股。而就基金投資而言,建議投資計價幣別的考量可參考以下幾點。首先,直接以外幣投資當地貨幣計價基金,如日圓部位投資日股,歐元部位投資歐股。

其次,是買入「對沖類股」基金。有些境外基金產品,對匯率波動風險較大的基金,會採對沖操作,如日本基金採美元或歐元對沖類股的基金操作。雖然以美元及歐元買入,但是基金會藉鎖定匯率進行避險,因此將避開匯率波動性,也就降低了該基金所投資資產的計價幣別,相對於該幣別貶值時的匯兌損失風險,不過,這同樣也可能無法受惠於該幣別升值時的匯兌收益,此乃一體兩面。

利用外幣帳戶降低匯率轉換風險

顏誌緯表示,除考量匯率因素之外,投資境外基金仍應觀察投資的區域前景是否明朗,以及企業獲利狀況、政策動向與資金流向等綜合因素,換言之,先決定投資區域,再決定適合自己的避險策略及基金計價方式,才是為投資致勝因素。

另外,要降低匯率風險,比較好的方法還可以用外幣帳戶直接做海外投資。例如,當台幣升值接近30元時,可以買入一些美元,增加美元帳戶的資金規模;每次進行海外投資時,即直接用美元買海外基金,賣出時資金也回到美元帳戶,就可以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

要注意的是,匯率是一體兩面的,當台幣升值時,投資海外基金就會產生匯損;當台幣貶值時,反過來則會賺到相對匯差。因此,投資人平常應多注意台幣與投資基金幣別間的匯率變化,在台幣升值時買入欲投資的外幣,以便有效降低匯兌風險。(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55+756合刊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基金投資海外基金聯準會量化寬鬆新興市場歐洲股市海外投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ETF換股大亂鬥落幕!10檔人氣股出籠 長榮航成新寵

ETF換股大亂鬥落幕!10檔人氣股出籠 長榮航成新寵

5月是重量級ETF換股大亂鬥,成分股上演「你丟我撿」,而從投信近一個月買賣超統計,此次ETF成分股調整,最受歡迎10檔個股躍上檯面,買超長榮航(2618)近40萬張居首位,主要是因被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入列至成分股中;玉山金(2884)買超也有逾31萬張,是00939和00940新增成分股,至於排第三聯電(2303)拜00940權重大幅提高所賜。

2024-06-01 12:47

國保被保險人「退保1年內生產」  仍可領生育給付

國保被保險人「退保1年內生產」  仍可領生育給付

為落實政府鼓勵生育政策,國民年金保險被保險人只要在加保有效期間懷孕,於退保後1年內,因同一懷孕事故而分娩或早產,且未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生育給付者,得依規定向勞保局申請國保生育給付。

2024-06-01 06:00

三星罷工暫不影響記憶體生產 研調:未造成出貨短缺

三星罷工暫不影響記憶體生產 研調:未造成出貨短缺

三星電子傳出將在6月7號發動罷工,根據TrendForce了解,三星本次罷工事件並未對旗下DRAM及NAND Flash生產造成衝擊,也未有出貨短缺情況發生。同時,本周起截至目前,DRAM和NAND Flash等產品的現貨價格,在罷工宣布前已連日下跌,事件宣布後跌勢也並未有任何變化。

2024-06-01 06:00

手癢抱不住!股價狂漲「買不回來了」 她曝1招解:等於把手綁起來

手癢抱不住!股價狂漲「買不回來了」 她曝1招解:等於把手綁起來

「手上有高股息的人,聽郭老師一句勸:好標的抱好、抱緊。」財經專家郭莉芳透露,她過去採訪過幾個投資達人,每次聽到對方獲利超過100%,就感到佩服,反倒是自己,明明標的沒選錯,但卻因為「抱不住」而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往上不回頭」,後來她就想到一個好方法來解決,「等於是把我的手指綁起來」。

2024-06-01 11:28

逾6成求職者曾「用ChatGPT寫履歷」 3大破綻秒識破

逾6成求職者曾「用ChatGPT寫履歷」 3大破綻秒識破

即將迎來新鮮人求職旺季,由於ChatGPT已成職場日常,根據104人力銀行透過官方頻道IG(104jobbank.official)調查發現,68%填答者曾使用ChatGPT寫履歷自傳,但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提醒,ChatGPT只能視為輔助工具,企業人資仍然可以從語句過長、字詞不順、經歷空洞,來推斷眼前的履歷自傳是否由ChatGPT代筆。

2024-06-01 10:35

高市前金區停電半小時復電 台電:吊換800公斤地下變壓器

高市前金區停電半小時復電 台電:吊換800公斤地下變壓器

高雄市前金區昨( 5月31) 日晚上發生停電,台電指出,昨晚21時10分接獲通報後,立即出動前往搶修,因跳脫饋線屬自動化饋線,發生事故時可自動偵測,台電在15分鐘內便趕抵現場,發現為地下變壓器故障,在隔離故障點後轉供送電,逐步縮小停電範圍,35分鐘(21時45分)就已復電99%以上(896戶),剩餘3戶為公司行號也均已下班,將對用戶影響降至最低。

2024-06-01 10:06

00915每股配0.58元 6/19除息

00915每股配0.58元 6/19除息

擁有逾7.8萬受益人的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 ETF(00915)6月預估配發金額期前公告出爐,每受益權單位配發0.58元,除息日訂於6月19日,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6月18日,7月15日收益分配發放。

2024-05-31 22:45

中航今年換約船日租提高兩成以上 舊船價高考慮出售兩艘

中航今年換約船日租提高兩成以上 舊船價高考慮出售兩艘

中航(2612)今(31)日舉辦股東常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元。中航今年上半年有4艘船換約,5、6月各交1艘新船,租價較去年高出兩成以上,第四季還有4艘換約,該季是旺季,有望簽到好價格。中航評估目前二手船價格高,考慮出售兩艘船齡18、19年的舊船,如果兩艘都賣出,可望增添近2千萬美元賣船利益。

2024-05-31 22:42

「CEO將帥班」十周年論壇 探討量子科技、菁英展開淬鍊之旅

「CEO將帥班」十周年論壇 探討量子科技、菁英展開淬鍊之旅

由統一集團前總裁林蒼生、管理大師許士軍親自指導成立的「國貿經營策略管理將帥班」(CEO將帥班),今(31)日辦理第十屆開班始業式。該班成軍10年,今年擴大邀請各屆學長姐回娘家,共計有超過200人傑出校友參與,場面盛大非凡。

2024-05-31 20:13

欲併購新光金? 中信金:雙方團隊無正式接觸

欲併購新光金? 中信金:雙方團隊無正式接觸

日前傳出,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找上中信金欲談併購新光金,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今天首度對外表示,截止目前雙方管理團隊沒有正式接觸,不過併購永遠是選項,中信金最理想併購對象是「一個又好又大的銀行」,藉此壯大規模。

2024-05-31 18:2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