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台灣民主關鍵中壢事件 桃園人不應患「失憶症」

文、攝影/劉康彥

37年前的桃園縣長選戰,年僅37歲的許信良,以黨外候選人的身分對抗國民黨提名、調查體系出身的歐憲瑜,雙方激烈競逐,但國民黨為求勝選,竟在開票過程中使出作票手段,群眾憤而包圍、燒毀中壢分局,現場更意外造成一名中央大學學生槍傷不治。

許信良19日下午重返中壢分局,出席「中壢事件37年紀念活動」,強調國民黨當時作票是司空見慣、膽大妄為,甚至連買票都不用買,因為「做就可以贏」;他還學起群眾口氣,「我投票結果,你竟然可以做票做掉」,盛讚桃園人民自動自發護衛民主,才開啟了台灣現在的民主。

「中壢事件」做為台灣戰後民主運動中,人民勇於挑戰權威的歷史破口,倒在分局前的警車,象徵令人窒息的社會氣氛與國民黨統治體制出現裂縫,許信良比喻,「中壢事件可以說是啟動台灣民主的動能,就像開電一樣。」

國、民兩黨都曾在桃園執政,卻未真正看重「中壢事件」的歷史轉折意義,即將升格為直轄市的桃園,不能停留在追求物質與經濟建設的城市格局,卻「失憶」了自己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關鍵角色。

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文燦,19日下午在黨主席蔡英文陪同下出席紀念活動,他刻意脫下競選背心,表達對歷史場域的基本尊重。他說,當年「中壢事件」發生時才小學五年級,同學間都謔稱國民黨候選人歐憲瑜為「黑鱔魚」,並要父母投給「有良心的」(指許信良)。

他強調,中壢是客家第一庄,更是客家人追求民主、替台灣打下民主發展第一哩路的地方,提出設置紀念碑、民主紀念館,並納入國中小教材的主張,讓後輩真正認識「中壢事件」。

蔡英文說,「中壢事件」不僅讓許信良以黨外身分當選桃園縣長,更是台灣人民展現勇氣的一天,因為有中壢人走上街頭、衝撞體制、挑戰充滿壓迫與窒息的威權時代,才證明只要人民拿出勇氣展現力量,就能爭取到「應該屬於自己的權力」。

她舉例,有人主張民主轉型肇因於物質及經濟條件的改善,社會必須富裕,才有民主化的條件,民主化能否成功,更與威權政府面對民主浪潮的應對方式有關。但蔡認為,從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甚或一代代台灣人前仆後繼的努力,都可以發現「真正推動歷史造成改變的,並不是威權政府的態度或物質條件,而是那個時代的勇氣、理念與熱情,一步一步地改變社會與台灣,是我們中壢人的勇氣突破了威權、改變了歷史,讓台灣走向民主。」

走過歷史浪頭的許信良,再度嗅出時代的變革氛圍,認為台灣民主將走向更深化、完善與成熟。他說,「台灣今天的民主,嚴格講起來非常初階,最多就像17世紀的西方民主;民主該如何更完善、更深化、更成熟,這就是太陽花學生運動的訴求。」他形容,今年的選舉氣氛,就像當年選桃園縣長一樣,人民要求改變,要求一個新時代。

受邀到場的吳崢,慷慨道出「中壢事件」與「太陽花運動」間的相似。他說,「中壢事件」的爆發,就是因為國民黨黑箱作票,企圖扭曲民主;「318學運」的發生,則是藍委張慶忠試圖用反民主程序通過服貿,拒絕人民監督與其他政黨參與,強迫所有人接受符合他們政治利益的協議。

吳崢還說,當年「中壢事件」後,政府出動拒馬、鎮暴警察、盾牌與警棍,對待風起雲湧的群眾運動,今年323、324行政院的抗議,427、428在忠孝西路上的示威,「我們看到一模一樣的風景,非常遺憾,過了這麼多年,威權幽靈還是盤懸在台灣上空」。

1992年出生的賴品妤,厭惡義務教育的欺瞞,更對自己過往的無知感到難過,她不解,為什麼這個國家的教育體系,總是「輕輕拿起、又輕輕放下」重要歷史事件,甚或含糊帶過、完全抹煞。

賴引用香港「雨傘革命」發起人黃之鋒的話:「時間是站在我們這裡的,時間是站在我們年輕人身上,即使這些執政者、掌權者可以不斷用權力、暴力壓迫年輕一代,但這些人終究會凋零」,她相信,只要繼續抱持相同價值與理想,總有一天可以推翻這些不公不義。

「中壢事件」37年後,老縣長許信良光著頭、頂著風,站在舞台上雲淡風輕地講述過去,並開心看見參與「太陽花運動」的學生參與這場紀念。他說,「像我會從事政治運動,跟我在英國讀書,1960年代全世界的學生運動有關,受他們啟迪、鼓勵、影響,所以我決心把一生奉獻給台灣民主」,還說當時有好多台大、政大的學生,都來參與桃園縣長選舉。

許信良當選縣長兩年後,因南下高雄參與橋頭遊行,要求釋放余登發父子,後來更被迫走上海外流亡之路,但台灣內部的民主改革浪潮已勢不可擋,這股浪,能否激起更多人勇氣的浪花,延續至37年後的九合一選舉,答案即將揭曉。

●作者劉康彥,《ETtoday東森新聞雲》要聞組記者。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