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發哥論球/解讀德國新王朝降臨之二 最穩定巴西都不如

文/何長發

2014世界盃足球爭霸戰與四年前的劇情幾乎如出一轍。延長加時賽出現絕殺,1比0收場,四年前笑得燦爛的王朝是西班牙人,而四年後,勝利的歡慶屬於德國人。在經歷了過往三屆世界盃一次亞軍兩次季軍的遺憾後,德國人終於站在了世界之巔,24年後,大力神杯上終於再度刻上德國的名字,這也算是對於這個黃金一代的最好獎勵。從1954年到1974年,從1990年到2014年,德國人四次奪冠分別穿越了超過20年,但實際上,自從參加世界盃以來,德國人的穩定從來讓人覺得可怕!

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和德甲聯賽興旺也創造德國足球霸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000年,德國隊在歐錦賽小組賽階段就早早被淘汰,尤其最後一場0比3敗給葡萄牙隊慘遭羞辱。那一屆的慘澹失利,讓德國足球痛定思痛,決定大幅推動改革,一場革命悄然上演,而革命的效果也是格外顯著的,從2002年起,德國人的世界盃征戰成績讓所有豪門側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2年,德國與巴西在世界盃決賽激戰90分鐘,日爾曼人最終敗給了封神的羅納度。2006年,德國人在家門口一路高歌猛進,卻遺憾倒在了準決賽,不過在季軍賽中,他們拿下葡萄牙取得季軍。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德國人用瘋狂的進球一路將英格蘭、阿根廷斬殺,但依然是沒能邁過準決賽這道關卡,又是一次季軍,德國人將何時奪冠的懸念繼續保留。終於,又是四年的等待後,該來的冠軍終於來了。

2002年世界盃冠軍戰德國敗於巴西和羅納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2年時間,一個冠軍,一個亞軍,兩次季軍,誰敢說這不是德國足球的黃金年代?看看36歲的克洛澤,他就是這個德國足球堅持向前的精神指標。

德國上一次參加世界盃的成績落在八強之外是什麼時候?答案竟然是1938年!也就是他們第二次參加世界盃的經歷。

縱觀歷史,德國隊18次參加世界盃賽,13次踢進四強,共奪得4個冠軍、4個亞軍、4個季軍,如此驚人的戰績,就連號稱足球王國的五星巴西也遠遠不及。而自從世界盃決賽階段改制後,德國隊凡參賽最低成績都是進入八強,這一點足以讓法國、義大利、英格蘭、阿根廷等豪強豎起大拇指。就連五冠王巴西,從世界盃創立以來從未缺席,但他們也只是10次殺入四強;四冠王義大利則是8次,而雙冠王阿根廷則僅僅只有4次殺進四強。

克林斯曼(右)和勒夫共同打造強大的日耳曼新戰車勁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最讓人覺得可怕的是,無論主帥是誰(從沃勒到克林斯曼到勒夫),無論核心球員是誰(從卡恩到巴拉克到小豬再到穆勒和克羅斯),無論是怎樣的技戰術風格(傳統的硬派衝吊到快速高效反擊再到控制流),德國人從來都是如此穩定,似乎他們的戰績並不會隨技戰術打法的變化而變化,不像墜落的巴西、西班牙和義大利這般。

德國隊在世界盃上的總戰績積分排名第二,奪冠次數排名第二,這還是在比巴西少參加兩次世界盃的情況下取得的。這幾年來,德國每年的年終世界排名都穩定在前三,僅次於稱霸的西班牙。上屆世界盃過後,德國已經超越巴西成為了歷史上參賽場次最多的球隊。算上本屆世界盃,他們在世界盃賽場上參加了106場比賽,而巴西則是104場。

克洛斯(白衣)橫跨由弱到霸的年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德國人的強勢,不僅是世界盃中的穩定表現,在最近幾年的歐冠賽事中也有清晰展現。憑這些年在歐冠賽場的集團優勢,德國人已經反超義大利成為歐洲第三,並且將對手遠遠甩在身後,接下來他們的目標就是超越西甲和英超。從2009/2010賽季開始,已經連續5年有德甲球隊闖入歐冠四強,其中拿到一次冠軍三次亞軍,以2012/2013賽季最為突出,拜仁和多特蒙德會師決賽,成就了德甲榮耀。

相比英超聯賽的金元攻勢,繁榮的表像下卻也埋藏著危機的種子,德甲聯賽的發展則是另一番景象,呈現出和諧、健康的長效機制,也許相對遜色於英超的浮華和矚目,卻著實是在穩紮穩打地壯大自己,而培養青年才俊就是這長效機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唯有這樣的長效機制下,德國隊才在世界盃大賽展現出最穩定的王朝,18次參賽13次踢進四強且4度奪冠的傲世紀錄。

德國世界盃史上是最穩定的球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關鍵字: 發哥論球德國世足賽

分享給朋友:

熱門新聞

「一粒」姊姊生日官宣男友是樂天大物捕手宋嘉翔 IG秀相同照片

沒想到變瘋狗浪!洪總對高雄市長很抱歉 澄清台鋼移出高雄說

「粿醬一家」來了! 粿粿27日重回洲際球場應援 

大谷翔平開季長打產量驚人 挑戰大聯盟紀錄

潘威倫投兄弟叩關150勝 統一獅維持「雙先發」策略

金塊莫瑞在戴維斯面前完成絕殺 湖人3星轟81分悲情2連敗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