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昱談整併:大型吃魚肉 小型連啃骨都難

▲台灣人壽今(21)日舉行旺年會,董事長朱炳昱表示,未來加入中信金控之後,爆發力一定超乎大家的想像。(圖/記者林潔玲攝)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全球的產業都在整併,這是世界的潮流,大型的公司能在市場吃魚吃肉,小型的公司要連啃骨頭都算困難」。台灣人壽(2833)今(21)日舉行集團旺年會暨董盃表揚大會,董事長朱炳昱向員工表示,台壽再加入中信金後,未來爆發力一定超乎大家想像,明年底總資產一定會超過7千億元。

朱炳昱表示,目前與中信金的合併案,還有最後一關,送審金管會後預計將花費3~4個月的時間,合併以後整個經營團隊以及模式沒有改變,台灣人壽仍是存續公司。整併以後所產生的爆發力,絕對不是現在的台一般壽險的集團能比擬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朱炳昱指出,台灣人壽目前總資產約4300億元左右,在加入中信人壽之後,總資產將達到6000億元,預計明年底一定會超過7000億元,未來3~5年將達1兆元,同時在經過金控的整合之下,在大陸發展的力道將是現在的3~5倍,越南子公司也快成立。

朱炳昱進一步說,若整併完後,整個中信金控的總資產將超過3兆,而其一年獲利約200~250億元,相信在台灣人壽的加入後,最快3年總集團獲利會達到300億台幣以上,所以有如此強大的集團當後盾,相比台壽單獨獨鬥來說好太多了。

同時,朱炳昱也向員工坦承,為什麼台壽一定要整併,他強調,現在全世界的潮流,是全球化產業都在整併當中,大者恆大小者恆小已是未來的趨勢,大的吃魚吃肉,小的連啃骨頭都會很困難。也向員工喊話,他認為「在兆元的公司服務,與在4~5千億的公司服務,榮譽感是不一樣,和客戶講話氣勢會大很多」。

因此,朱炳昱認為,在集團的資金挹注下,台壽才能更安心的全力衝刺業務,是站在公司股東與保戶的未來的發展,才做出如此大政策的改變。此外,他也提到,關於龍邦的持股並非賣掉,而是換成持有中信金的股票。

朱炳昱強調,若未來金管會通過壽險業董監持股不具投票權,如此一來,龍邦雖是第3大股東,但將會成為有投票權的第2大股東,還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同時他也進一步說,未來林欽淼仍持續擔任台灣人壽總經理一職,中信人壽總經理凌氤寶則任中信金保險事業處執行長。

台灣人壽自從民營化也有15年個年頭,朱炳昱更笑談,十幾年前剛上任時,有一堆人想把我拉下台,而現在是這些老員工叫我不能走,這些年公司改變很多。

關鍵字: 台灣人壽台壽保中信金中信人壽朱炳昱林欽淼凌氤寶旺年會壽險業東森保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鴻海股價飆上195元「續刷16年新高」!蘋果AI激勵唱旺

快訊/鴻海股價飆上195元「續刷16年新高」!蘋果AI激勵唱旺

鴻海(2317)13日早盤以191元開出,一度漲4%、飆至195元,續寫16年新高紀錄,開盤15分鐘成交量即達4.7萬張,距離200元關卡幾乎是一步之遙。

2024-06-13 09:30

快訊/巨嬰出運!00940重回10元發行價 自救會喊「解散」

快訊/巨嬰出運!00940重回10元發行價 自救會喊「解散」

擁有逾98萬受益人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今(13)日跟著台股創新高一起出運重回10元發行價,00940「創起來放自救會」成員大喊解散時刻來臨。

2024-06-13 09:10

晶華潘思亮:缺工是國安問題 籲引進移工「台灣薪資自然提升」

晶華潘思亮:缺工是國安問題 籲引進移工「台灣薪資自然提升」

晶華(2707)今(13)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各項議案,並順利改選9席董事;董事長潘思亮再度談到缺工議題,重申「缺工是國安議題」,呼籲政府開放服務業外籍移工,讓他們來當基層員工,台灣子弟當幹部,薪資自然就會提升了。

2024-06-13 10:38

黃仁勳背板「最強妖股」!慧友連續跳上8根停板 股價漲1倍

黃仁勳背板「最強妖股」!慧友連續跳上8根停板 股價漲1倍

在「黃仁勳概念股」中,名列其中的慧友(5484)原先僅25.8元,如今在黃仁勳演講後化身「最強妖股」,每一個營業日皆跳空強鎖漲停,6月13日的K線圖猶如階梯式連續跳上8根停板,價格來到55元,上漲1.13倍。

2024-06-13 10:00

土城民眾鋰電池充電爆炸3死 台電列5大NG行為示警

土城民眾鋰電池充電爆炸3死 台電列5大NG行為示警

新北市土城有民宅因民眾疑似手機充電不當導致爆炸起火,釀3人死亡災情,台電近年常在臉書上宣導,民眾手機充電常有5大不適當的行為,呼籲民眾注意。

2024-06-13 09:51

台積電第15次秒填息!股價飆930元新高 市值衝破24兆

台積電第15次秒填息!股價飆930元新高 市值衝破24兆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49978969元,台積電今日以923元開出,開盤一飛衝天,不到半小時即大漲24元至最高930元,漲幅逾2%,市值突破24兆元,完成第15次秒填息外,股價和市值皆再創新高。

2024-06-13 09:25

中航迎21萬噸海岬型「中華遠景輪」 二到三年長約享好獲利

中航迎21萬噸海岬型「中華遠景輪」 二到三年長約享好獲利

中國航運(2612)新加坡子公司委託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21萬噸海岬型散裝貨輪「中華遠景輪」(M.V. “China Vista”),於今(13)日在青島北海造船公司舉行新船命名儀式。中航這一系列4艘新船都簽有二到三年長約,日租高於目前一年期長約的2.2萬美元,享有良好獲利。

2024-06-13 12:21

路易莎上櫃明年重申請! 年底拓點埃及、美國

路易莎上櫃明年重申請! 年底拓點埃及、美國

連鎖咖啡品牌業者路易莎(2758)上月突然宣布撤回上櫃申請,今(13)日股東會宣布,組織擴大調整完成後,預計明年再重新申請上市櫃。

2024-06-13 11:45

晶華估全年外籍客佔比可達7成 太魯閣晶英9月重新營運

晶華估全年外籍客佔比可達7成 太魯閣晶英9月重新營運

晶華(2707)今(13)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各項議案,並順利改選9席董事;晶華指出,去年度本國旅客約65%、外籍旅客約35%,今年截至5月底,本國旅客約35%、外籍旅客約65%,預計到今年底外籍旅客可進一步提升到7成。

2024-06-13 11:35

晶華潘思亮盼「兩岸商務觀光」優先開放 台灣不只有晶片跟危險

晶華潘思亮盼「兩岸商務觀光」優先開放 台灣不只有晶片跟危險

晶華(2707)今(13)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各項議案,並順利改選9席董事;董事長潘思亮談到兩岸觀光議題,他指出,中國遊客是否來台對晶華沒有影響,但可以讓兩岸商務觀光優先開放,對台灣有很大幫助,他也認為宣傳台灣觀光不是只有觀光署的任務,要讓全球知道台灣不是只有「晶片、高科技、危險」。

2024-06-13 11:0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