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爆炸案:美國社會到底出了什麼事?

洪仁義

整理美國近20年本土重大恐怖攻擊:(引民視新聞資料)

1993年2月,紐約世貿中心地下停車場發生貨車炸彈攻擊,造成6死、1000多傷。

1995年後,也就是1995年的4月19日,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遭到汽車炸彈攻擊,有168人喪生,500多傷,是美國75年來死傷最慘的爆炸事件。

1996年7月,美國亞特蘭大百年奧運紀念公園爆炸案,2死100多傷。

最後就是2001年的911恐怖攻擊,蓋達分子劫持4架客機衝撞紐約世貿大樓等建築,在紐約、華府與賓州共造成約3000人喪生。

2013 波士頓爆炸案....

從這些歷史紀錄看起來,恐怖攻擊層出不斷,這麼多的暴行,不禁令人質問:美國社會到底出了什麼事?

依筆者之見,這麼多的暴行正反映美國社會的暴力文化,我們應該要問的是,是什麼因素使美國社會文化具有濃厚的暴力色彩?

這不是道德與心靈的問題,也不是個案人格的心理特質,而是反映了美國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結構所呈現的一種社會獨特的特質,或是一種文化。

筆者試從三個角度解讀美國社會蘊涵暴力性質的因子:政治、經濟、文化。

(一)政治與經濟:

西方軍事思想家克勞賽維茲在「戰爭論」提到幾個觀念:戰爭是政治的的手段,雖然戰爭的母體是政治,但戰爭反作用於政治。克勞塞維茨認為,盡管戰爭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戰爭必須服從戰爭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並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決定一切,它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第1卷,43頁)。

從戰爭的角度去體察國際政治,是最能明顯呈現美國暴力文化的因子。

「盡管戰爭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戰爭必須服從戰爭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並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決定一切,它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這段話有點抽象,我想應該用美國來做解釋更貼切不過了:

美國為了維持政治霸權的目的,不斷發展並增強軍事工業體系,透過高科技的戰爭的手段來達到國際政治的目的,但是隨著軍事工業體系的不斷茁壯發展,為了它的永續生存,軍火商這個強大的利益團體,反而倒過來影響美國政府,以制定符合他們利益的外交政策....

其實從軍火商的角度來思考美國的國際政治,反而更能掌握真相。

美國需要「不斷戰爭」才能鞏固霸權政治....

換句話說,適度且局部的戰爭,適度的國際衝突其實是有助於穩固美國在國際的龍頭地位,想像你是某位軍火商的高層分子,世界若無戰爭,武器生意將面臨斷炊,要向國防部要預算也會落空,維持一定程度的「戰爭」,產業才能得以持續生存、成長;對美國政府而言,為維持軍事優勢與領先全球的地位,必須仰賴國防工業持續的創新與研發,就此而言,美國政府與軍火商的關係是水幫魚、魚幫水的共生互助關係。

伊斯蘭教激進派反擊的失敗:賓拉登之死,恐怖主義的終結?

恐怖攻擊的政治的目的,便是要藉由無限度的恐懼,以打垮敵人的意志,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就歷史來看,這種不定時遊擊式的突擊,很少能真正打擊對方,形成一種瓦解敵人的威脅,它通常適得其反,反而讓對手更加的團結,民族意識更加的凝聚,並給予主戰派一個出兵的藉口與機會。

賓拉登的恐怖攻擊,不正讓美國與其它國家的關係更緊密,軍力的全球部署更加跨擴張,同時更加壯大美國的軍事工業(因為它更有理由要求更多的預算與資源),於是原先為占有伊拉克的石油,此時找到「師出有名」的理由,藉機出兵,使得中東與美國的國際關係的天平向美方傾斜,美國取得更多的談判籌碼....恐怖攻擊,就整體國家利益與軍火商利益,不見得是一種危機,而是可以把影響力擴張的機會,而這正也是恐怖主義的「失敗」之處。

事實上,美國軍隊的素質令許多國家望其項背,素質頗高,作戰能力極強,除了有著先進的科技配備外,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實戰的經驗,全世界大概很少有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到處在打仗,遍地烽火,為維持軍隊的作戰能力,除了透過「不斷戰爭」的累績經驗外,在軍人的心態上必須灌輸一種「戰鬥而隨時等待反擊的姿態」,一種「尚武」的精神,這種「尚武」的意識型態,就代表美國競爭的文化,是美國賴以在國際上不墜的精神,不過「尚武」的精神其實便隱含著「暴力「的本質,蘊涵暴力性質的因子於是在美國社會裡便播下它的種子,萌芽而滋長。

從國家的政治經濟結構去揭露它的文化與意識型態,我知道,這種分析很類似「老馬」的觀點,雖然陳舊,但還是很實用....

(二)文化:

1.媒體傳播:

安德森說,民族主義是一個「想像的、有限的、享有主權的政治共同體」,說明了媒體在建構、形塑民族主義的認同的力量。

任何動武的國家,無論是抵禦敵人或侵略對手,必定把自己的軍隊形象成一支「仁義之師」,我想,美國在這方面的策略可說是既高竿又成功,尤以電影的影響力最為深遠。

恐怖主義非但不能抑制美國人的團結意識,而是變成一種電影題材,以供大眾消費與娛樂的產品,電影工作者並將這種恐怖且痛苦的經驗,襯托美國人高貴與堅忍不拔的精神,歌頌美國,讚揚人民,弔詭地成為宣傳美國最佳的利器。

美國軍人那種正直、榮譽及責任等正面形象,早已深植不少人的心中,這就是宣傳美國形象與軍事工業體最好的公關行銷,「尚武」、「以眼還眼」的價值深烙在美國人的心中,美國社會其暴力的味道早已能被嗅覺得出來。

2.宗教:

基督教是美國的立國之本,國之魂魄。信仰融入了美國生活,從政治到庶民生活。

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 (馬太福音24:6)

以基督教的歷史軌跡來看,戰爭是「家常便飯」,十字軍東征、宗教戰爭、占領耶路撒冷、征服殖民地等....「聖戰「(如同伊斯蘭教的概念)的概念並不陌生。基督教有一部分是與「暴力「脫離不了關係....

結語:

為保持國家處於世界霸權的政治位置,「尚武」是可欲也必須的,同時,軍事工業體系的發展就如一台無法停煞的法拉利,只有前進,沒有停止,就像雙面刃,它使美國強大但也付出代價,美國這個「國家特質」的因素,使其社會不得不呈現「暴力文化」的面向與面臨暴力的風險,悲觀地說,暴力的陰影將持續困擾美國社會的生活......

●作者洪仁義。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鍵字: 洪仁義 ET論壇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