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台北動物園野生穿山甲現蹤 窩身處挖出小土石流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內經常可見許多野生動物出沒,近來在兩棲爬蟲動物館旁的山坡,發現多處穿山甲的窩身處,部分挖得很深,推出來的泥土滑落山坡彷彿小土石流一般。

動物園表示,園區因為自然環境佳,經常有許多野生動物出沒,遊客遊園時偶爾可遇見牠們本尊,或看見牠們活動時留下的痕跡。由於山坡地排水良好,是穿山甲喜歡的棲息環境,近期在兩棲爬蟲動物館旁的山坡邊,就發現好幾處穿山甲的窩,推出來的泥土像是小土石流。

園方指出,穿山甲屬於夜行性動物,視力不佳,嗅覺和觸覺很靈敏,找到蟻窩就用尖銳又強壯的前爪撥開,再用舌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舔食。穿山甲沒有牙齒,用長舌頭來舔食螞蟻進食,舌頭1分鐘可伸縮約80次,在豢養環境下研究牠的食物配方,是園方一大難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園方研究穿山甲多年,也有多次繁殖紀錄,1997年首次成功繁殖穿山甲「穿胖」,今年已經15歲,而且還當爸爸了。有鑑於此,2007年德國萊比錫動物園還特地前來取經,並引進一對台灣穿山甲,在歐洲造成相當大的轟動,也是目前歐洲唯一可見穿山甲的動物園。

遊客若想到動物園看穿山甲,可把握台灣動物區保育廊道每天下午3時30分的餵食時間,一探身披盔甲、手持利爪、口中無牙的神秘嬌客。

台北市立動物園網頁介紹,穿山甲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由於身被鱗甲,並具掘土穴的習性而得此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即記載:「其形肖鯉,穴陵而居,故曰鯪鯉,俗稱為穿山甲。」

穿山甲的英文名稱pangolin來自馬來文,意思是指會捲曲的動物。當牠們遇到危險時,會立即將身體捲成球狀,用尾巴保護脆弱的頸部及腹部,同時鱗片會直豎起來露出銳利的邊緣,以更有效地禦敵,讓敵人知難而退。

園方介紹,穿山甲鱗片的成分和人類的指甲相同,都是角質素。牠和其他的哺乳動物一樣具有毛髮,即使是覆滿鱗片的部位,每一個鱗片下方也可找到3、4根毛髮。

關鍵字: 穿山甲盔甲土石流台北市立動物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