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鐵牛地錨 唐玄宗耗年產鐵80%打造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朝陽初起,4隻唐代鐵牛靜臥在黃河蒲津渡遺址,雖然沒有了肩負橋梁的重任,但它們依然膘肥體壯,圓目似怒,豎耳傾聽,一幅「滄桑未改牛脾氣,進退還憑鐵骨頭」的氣勢。

據《新華網》報導,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永濟市區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遺址上出土的鐵器群是唐開元12年(西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傾全國之力,用800噸鐵打造的牢固蒲津浮橋的地錨,耗用了當時年產鐵量的80%。

「雖然是盛唐時期,但全年產鐵也就一千多噸,這雄心壯舉不亞于現代的三峽工程。」蒲津渡遺址博物館主任尉會萍說,之所以選用牛的造型是因為古人講究陰陽互補,五行相克。「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牛是鎮水之寶。」

其實早在西元前541年春秋時期,黃河上就有了第一座大型的浮橋——山西蒲津橋。到隋唐時期,為了滿足各地對山西鐵、鹽的需求,當時國庫充盈的唐朝決定建8尊鐵牛為地錨,改「竹纜連舟」為「鐵纜連舟」。

於是就在黃河岸,全國的能工巧匠們聚集一堂,為世界橋梁、冶金、雕塑事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威武的8尊鐵牛在黃河岸開始了它們的「千年之戀」。

然而,歷經戰火、洪水等的破壞,直到清代因黃河逐漸向西改道,蒲津渡徹底廢棄,鐵牛於20世紀40年代湮滅在了泥土中。

從此,民間就流傳著有關黃河大鐵牛的各種美麗傳說。有人說鐵牛犧牲了自己降服了水妖,有人說鐵牛是上天派來的神牛,來去沒有蹤影。但永濟市博物館原館長樊旺林卻堅信鐵牛的存在。

樊旺林一個人深入黃河灘涂探查、到民間走訪,終於說服了當地政府在1988年開始探查鐵牛。一年多後,流傳於民間的傳說終於得到了證實。

「每個鐵牛旁都有一個牽牛的鐵人,個個身高體健,分別是維吾爾族、蒙古族、藏族和漢族人。」尉會萍說,目前出土的只有山西這邊的鐵牛,而曾在陜西那邊的4隻鐵牛仍然埋在土裡。儘管如此,出土的鐵牛、鐵人再加上鐵山、鐵柱等約有350噸重,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鐵器群。

然而,由於臨近黃河,空氣潮濕,地下滲水不斷,導致出土後的鐵牛等腐蝕嚴重,鏽跡斑斑。

慶幸的是,文物部門對鐵牛的保護非常重視,逐步實施了投資千萬的「蒲津渡遺址文物重點保護工程」,研究鐵牛的防腐技術。經過把鐵牛及鐵器群在發掘原址上提升12.2米,再對它們進行科學防腐處理後,2004年大鐵牛終於又恢復了剛出土時的雄姿。

如今,蒲津渡遺址上已經建成了一座博物館,在綠樹掩映下,4尊唐代鐵牛及鐵器群坐落在3米高的平台上,遊人可以親手觸摸。

考古專家劉永生說,「現在我們每隔一兩年就往鐵器身上塗抹一次緩蝕劑,基本能控制住腐蝕的問題。」

尉會萍指出,現在一年大概有20萬人前來觀看,遊客們見了就會忍不住上前去摸摸,竟也起到了很好的防鏽效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