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ta的靠爸紀事錄III/爸爸給的最後一筆錢

Anita's Angle

國外研究所畢業後,我身無分文的回到台灣找工作,爸媽給了我最後一筆錢--5千塊--給我找到工作前零花,並答應找到工作後、領薪水前,會再給我5千塊吃飯,共1萬塊。

台灣的主管真的很機伶,我的頭三個面試,其中兩家公司的高階主管劈頭第一句話就是:「你住這地址,幹嘛來搶人飯碗?」我在國外找工作時,雖然地址也在精華地段,但顯然當地主管對房地產比較沒有研究,一點反應都沒有。我只好把身上只有5千塊的窘況告訴面試的主管,主管笑說他讀國中的孩子,一個月的零用錢都比我多,頻頻要借我回家的車資。

面試後我滿有幾分把握,但感覺得出主管們對於我需要工作的積極度、意願存疑,便主動去聯絡中階主管,詢問他們找人的進度,得到相當官方的答案「尚在評估中」;但過沒幾天,機伶的高階主管親自打電話問我說:「你是真的想來上班嗎?」我索性也耍耍嘴皮子回:「當然啊!不然幹嘛去面試咧!」主管笑一笑,當場給了我一個口頭的允諾。

我收到人事部書面通知後,媽媽並沒有把原先答應的第二筆5千塊給我(有種被耍的感覺),她只說:「你已經有工作了,不需要了吧,省著點花。」兩、三個主管聽說後,還來問我需不需要借錢吃飯,讓我體會到台灣真是個有濃濃人情味的地方啊!

不過,在台灣工作的這幾年,我最常、也最怕聽到老闆說「反正你應該也不在意這一點點錢」。我周遭有些家境較好的朋友,確實會認為,何必每天朝九晚五賺那一點點薪資;但我真的很在意,因為薪水多寡,是對我做事能力的肯定。

而台灣的同事們,對有錢人的生活方式,似乎有一種奇妙的幻想,一開始常問我怎麼沒有天天換不同的名牌包、或是怎麼沒有常常請假出國(我要上班啊,大大)、甚至七嘴八舌地幫我想該買哪部名車?不知道名牌、名車、和出國是有錢人一定得有的生活方式,還是大部分人對有錢生活的憧憬?至於我仍身負學貸一事,他們也都抱著我在唬爛的態度、充耳不聞。

回台灣後,我換過一次工作,以前的同事主管們,聚會時仍會熱情邀約。某次聚會,一個主管跟我聊天,頻頻誇我如此背景還能跟大家一起工作很不簡單,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其實,我也不過就是跟其他同事一樣付出努力,領一份薪水做一份事罷了。

我認識一些家境不錯的人,也是因為在職場上遇到類似的「異樣眼光」,而選擇不再「搶別人的飯碗」、回家靠爸媽,真的很可惜;人不管有錢沒錢,選擇簡單、好走的路是人性,但有時候咬咬牙,周遭的人扶一把、推一下,也就撐下去了。

而我這幾年有了穩定的工作後,擁有另一伴就像是說明書上必備的零件一般,大家都很關心,好像沒有就無法正常運作…【下集待續(四)已經不缺麵包,能不能選愛情?】

●作者Anita,碩士,金融業。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圖/Anita提供)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