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尖兵 B-26型機揭「黑蝙蝠」神秘面紗

我們想讓你知道…一段可歌可泣的輝煌戰史,用血淚交織而成。

▲美方贈予的B-26型機,預計2月底可重現風華。(圖/軍聞社)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美國古典飛機航空博物館贈予台灣的一架B-26型機,經過美方和空軍技勤人員的通力合作下,已完成組裝及重新打磨除漆、噴塗,目前進入最後完工階段,預計2月底可正式重現風華。

中華民國與美國古典飛機航空博物館於去(100)年12月15日完成飛機互贈合約簽署,今年1月3日一架B-26型機分裝在3個貨櫃海運抵達高雄港,翌日運抵空軍官校軍機展示場。

美國古典飛機航空博物館館長羅傑凱斯並帶領一名技師,指導及協助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飛修廠十餘位技勤人員,在1月中旬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的組裝作業。

B-26型機完成組裝後,空軍一指部技勤人員繼續為飛機重新打磨除漆及噴塗等整飾作業,截至目前,已能一窺該型機一襲黑色塗漆、如同晝伏夜出「黑蝙蝠」般的神秘面紗。

冷戰期間,為取得中國大陸沿海軍事情報,由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負責執行大陸地區低空電子偵查任務,駐紮在新竹空軍基地的前空軍34中隊(黑蝙蝠中隊)駕駛同型的B-26轟炸機,憑藉著當時機上先進電子設備及高超的飛行技術,取得珍貴的大陸情蒐圖像及資料,尤其黑蝙蝠隊員善用低空戰術、迴避戰術、天候掩蔽和電子防禦,使中共戰機無法成功截擊。

此外,空軍35中隊基地為桃園空軍基地,所駕駛的是極富盛名的U-2偵察機,隊徽為一隻黑貓,因此又稱為「黑貓中隊」,負責高空偵察。兩支中隊均為空軍健兒寫下可歌可泣輝煌戰史。

維基百科介紹,冷戰(Cold War)是指美國和蘇聯及盟邦在1945年至1990年代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衝突和競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分歧和衝突嚴重,但對抗雙方都盡力避免導致世界範圍的大規模戰爭爆發,其對抗通常透過局部代理人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卻又不訴諸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