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對中逆差擴大 農委會批與事實不符

我們想讓你知道…農委會有時間請多關心農民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自由時報 》7 日刊載「對中農業逆差擴大,學者批馬只報喜不報憂」,農委會批評,報導完全不是事實。農委會指出,兩岸簽署ECFA後,我對大陸逆差大幅降低,且我自大陸進口產品多是台灣未生產的原物料,非但對農民影響不大反而對整體經濟、民生有利。

農委會表示,97 年 12 月兩岸直航以及 99 年 9 月兩岸簽署 ECFA 後,台灣農產品銷陸增加,兩岸農產貿易逆差大幅縮減,今年截至 10 月,兩岸逆差值為 1.14 億美元,96 年同期之逆差則為 2.37 億美元,相較之下逆差大幅降低 52%。此外,我自大陸進口品項多以台灣未生產的原物料為主,非但對農民影響不大反而對整體經濟、民生有利。農委會期盼大家理性以對,共同努力讓 ECFA 效益持續成長。

針對我國自大陸進口農產品以原物料為主,兩岸貿易呈現小幅逆差。農委會說明,我國農業經營屬小農型態,包括黃豆、玉米、小麥、木材等原物料均仰賴進口,長年來農產貿易呈現結構性逆差。以96 年為例,我國對外整體農產逆差為70.22 億美元,其中兩岸逆差為2.81 億美元,主要輸入項目包括 木材、高粱、中藥材、堅果、羽毛、牛皮等原物料,我國多未生產 。   

對於《自由時報 》稱「對中農業逆差擴大」一節,農委會引據海關統計提出,本年 1 至 10 月兩岸農產逆差為 1.14 億美元(出口值5.36億美元,進口值6.5 億美元),雖呈現小幅逆差,仍遠較96年同期的2.37億美元為低,顯現兩岸農產逆差顯著縮小。兩岸直航及ECFA效益持續呈現。

農委會指出,本年 1 到 10 月我國農產品出口大陸值為 5.3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6%;ECFA早收農產品自今年1月1日開始降稅,本年1至10月該等屬早收品項之農產品外銷大陸金額達9,57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54%,其中以活石斑魚、茶葉及甲魚蛋之出口成長最為顯著,出口值成長率分別為 192%、53%、19%。

另外,農委會也強調,該會推動「強化農產品全球市場深耕計畫」向以「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為目標,目前日本、大陸、香港、美國分別為我國前四大出口市場,東南 亞、歐盟及中東為極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今年1 至10月農產品出口值達38.74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7.48% 。該會表示將持續透過參加目標市場之國際展覽、與連鎖通路辦理促銷活動、設置長期性宣傳展售據點,以及邀請國外買主來台進行貿易洽談等行銷措施,提昇台灣農產品於國際市場之知名度及外銷量值。

展售據點,以及邀請國外買主來台進行貿易洽談等行銷措施,提昇台灣農產品於國際市場之知名度及外銷量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