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野菜的逆襲 — 從瀕臨絕種 到拯救一個庄

走逛生鮮超市大賣場,冷藏區的陳列架上愈來愈常見水蓮,一包150公克要價40-50元,適合作為現代人的輕食料理。10多年前水蓮不是那麼常見,只有在海產攤、快炒店,點上一盤炒水蓮,大火快炒馬上就能上桌,脆嫩爽口很受喜愛。是什麼原因讓水蓮愈來愈普遍?從產地到餐桌循著脈絡去探究,竟然是一部歷經40多年,史詩級的傳奇故事。

全台灣的水蓮都來自高雄美濃,曾經一度瀕臨絕種。

水蓮在美濃稱為野蓮(以下統稱野蓮),過去只生長在中正湖(現今的美濃湖),是只有美濃人才懂吃的野菜。1970年代,中正湖遭到養豬廢水污染,加上福壽螺肆虐,原本湖裡常見的野蓮消失,幾乎就要宣告絕跡了。

1975年,美濃農民鍾華振在耕種時發現田裡有苗,移植到池塘養大,竟是他兒時常去湖裡採拔的野蓮,於是他將野蓮復育,每天採拔到市場去賣,也賣到粄條店,踏出了野蓮成為經濟作物的第一步。如果沒有鍾華振的無心插柳,也不會有現在到處吃得到好吃的炒野蓮,因此鍾華振被尊為「野蓮之父」。

觀察野蓮的崛起,可以2010年為界,大約歸納為兩波擴展。

▲炒野蓮最早出現在美濃的粄條店。(圖/記者梁建裕攝)

2010年以前

1990年代,經濟起飛,國內旅遊旺盛,美濃成為觀光重鎮。在媒體推波助瀾之下,炒野蓮被視為美濃的地方特色料理,外地人始知野蓮。由於野蓮大火快炒的烹調方式,適合時興的海產攤、快炒店,2000年代左右,野蓮從美濃在地粄條店流傳到外地,台灣各地開始有野蓮料理,此為第一波擴展。

▲野蓮抗風耐雨出貨穩定,深受餐廳業者喜愛。(圖/記者梁建裕攝)

2010年之後

台灣夏季多風雨,風雨一來蔬果供應就斷鏈,水生植物野蓮更能抗風耐雨,進入2010年代的幾次颱風之後,野蓮逐漸吸引盤商目光。莫拉克、凡那比、蘇迪勒、莫蘭蒂與梅姬颱風,都造成重大農損,業者亟需能穩定供貨的蔬菜,野蓮順勢而起。除了盤商和餐廳持續加碼下單,大賣場的通路也打開,野蓮進入規模化生產,此為野蓮的第2波擴展。

缺工嚴重 野蓮農民鋌而走險僱用非法移工

▲美濃野蓮的種植幾乎都靠外籍移工。(圖/記者沈君帆攝)

野蓮種植不易,過程是一個勞力密集的工作,老一輩美濃農民堅韌耐苦,可以克服各種困境,但隨著市場上對野蓮的需求大增,人力開始捉襟見肘。尤其採收野蓮需要長時間浸泡在池塘裡,夏天酷熱冬天苦冷,最是磨人。在人口嚴重外移的農村裡,缺工成為野蓮農民最大的夢靨。起初是越南嫁來的新住民填補了這道缺口,後來她們的親人來台非法打工,之後逃逸的移工也加入,野蓮田裡都是這些勤奮的異鄉人,撐起野蓮產業的一片天,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祕密。

2016年莫蘭蒂颱風來襲,野蓮農民忙著為訂單增派人手時,移民官率隊到美濃抓捕非法移工,一舉揭開多年沉痾,讓台灣各地農村缺工的問題浮現,開放農業移工遂成為農民多年來爭取的訴求。

菸葉之後的新經濟作物 金曲樂團將野蓮入歌

▲美濃野蓮2022年總種植面積約130公頃,以1年收成3次,換算下來今年的年產值約3.9億元。(圖/記者陳詩璧製)

在台灣加入WTO之後,美濃原本的經濟作物菸葉失去了保護傘,農民只能尋找其它替代作物。養豬、養蝦、種菊花,蘿蔔、番茄到野蓮,半數失敗收場,多少心血付諸流水,最後是野蓮繼承了菸葉,成為美濃主要的經濟作物。根據高雄市美濃區農業課所提供的資料,野蓮種植面積從2011年約3公頃,至今已達130公頃,估算年產值有3.9億元。

2020年美濃在地金曲樂團「生祥樂隊」發表專輯《野蓮出庄》,以食物寫成11首歌,其中歌曲〈野蓮出庄〉就是以2016年莫蘭蒂抓捕事件為背景,道出全球化之下,美濃農民尋找替代的經濟作物時,所面臨到的種種艱辛。野蓮入歌成為傳唱的民謠,為它的傳奇更添加一筆色彩。

從貧賤野菜翻身,野蓮也翻轉美濃的命運,它必定是台灣農業史上重要的一頁。《東森新媒體ETtoday》爬梳野蓮的歷史,用3篇系列報導與3支影片故事,來訴說這場扣人心懸的變動。

系列報導1 野蓮前傳:

美濃山下有奇人 客庄阿公復育絕跡野菜

以野蓮的復育到第1波擴展為背景,由野蓮之父鍾華振作為故事主角,講述他如何將絕跡的野蓮續命,並讓野蓮從地方熱賣到外地。野蓮擴展初期,其他農民為了向鍾華振取得種植的苗和技術,與他之間有一段諜對諜攻防。30年前多少事,現在都付笑談中。

系列報導2 野蓮後傳:

風雨生轉機 野蓮拚出庄

以2010年之後野蓮的第2波擴展為背景,由野蓮農民宋貢祥作為故事主角,說明野蓮如何以抗風耐雨的優勢攻佔市場,並道出後菸葉時代美濃農民的徬徨。宋貢祥經歷移民官抓捕非法移工事件,他的故事被寫成歌曲〈野蓮出庄〉,我們也採訪了生祥樂隊的作詞人鍾永豐,請他來談寫歌的經過。

系列報導3 野蓮上菜:

野蓮上菜變水蓮 一株野菜的翻身進行式

前兩篇野蓮是農作物,此篇的野蓮則是食物料理。由飲食文化學者賴守誠來為我們說故事,說明野蓮變身水蓮的過程,如何從只有美濃貧苦人家會吃的救荒菜,變成常民都吃得到的健康蔬食。放眼世界飲食文化,食物階級難跨界,野蓮的翻轉更可貴。

野蓮小檔案

學名:龍骨瓣莕菜
俗名:野蓮、水蓮
特徵:葉心形、柄修長、花白色
花期:全年
分布:高雄美濃
年產值: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