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回到學校上課:孩子們的長大變慢了

國內新冠疫情解封,各級學校開始恢復實體教學,孩子們紛紛回到學校。但有不少老師發現,孩子們學力程度不但不如疫情前同期的孩子,連上課專注力和體能都降低了不少,甚至個性也變得更自我了。這些老師不約而同有一個共同發現:疫情後,孩子們似乎長大變慢了!

《東森新媒體ETtoday》走訪教學現場,訪談10多位北、中、南等國中小老師,深入剖析第一線教師們的觀察,透過教師、家長、專家以及教育部門的觀點,從孩子的學力、體能與心理健康3個面向,探討歷經疫情長時間的線上教學後,如何影響我們的孩子?第一線的老師都如何應戰?家長們又該如何幫忙?

從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直到全國三級警戒,各級學校面臨多次且長時間的停止到校上課。從一開始的全國停課,到後來只要班上有人確診就停課3天,再改為以確診者核心的「九宮格」停課等,各校在兵荒馬亂中逐漸建立線上教學模式。直到去年9月新學期開始,教育部取消確診者停課規定,學生們才開始恢復正常實體上課。

在北市信義區某國中任教約15年的國文科張老師,今年剛好帶到七年級生。這群國七生唸小五、小六時,正是最常因疫情停課的時候。有一次在課堂上,他教了一句成語:「欲蓋彌彰」,向學生解釋意思後,要他們舉出其他相似意思的成語,結果學生回答:「此地不宜久留」,讓他傻眼懷疑「這群小朋友是不是長大變慢了?」

學力篇:返回實體課堂... 老師們發現學生程度變差了

▲孩子正在學校圖書館內上閱讀課,他們正在努力追上疫情期間損失的學力。(圖/記者梁建裕攝)

張老師的發現並不是單一現象。距離北市380多公里、屏東市崇蘭國小也有類似情況。在該校任教30年的老師蔡衣珊觀察到,疫情後再回到實體課堂的孩子,想像力與創意都比過往同期學生差。蔡舉例說,給孩子看兩個圈圈,問他們「可以聯想到什麼?」之前的孩子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但這一屆想到的「不是眼睛就是屁股」。

學力程度變差,在聯絡簿也可見端倪。擔任班導的台中市大業國中教師賴宜芳說,她會要求學生在聯絡簿上分享生活的體驗與感想,但她發現歷經疫情線上教學的孩子,理解力和用詞精準度都下降,很多都只能用短句子表達,且意思大部分都不完整。

許多老師也有觀察到,疫情後要拉回孩子的專注力比以往更難了。北市信義區某國中的張老師說,以往七言絕句課程大概一個多禮拜就可以教完,但今年卻教了兩個多禮拜,因學生在課堂上專注力不足,「聽完一小部分後就會放空一下下」,教過的東西也忘得更快。

在新北某國小任教的黃老師說,現在小朋友因習慣3C產品刺激,確實較不易專心;但以前大概開始上課20分鐘後才會躁動,現在上個5到10分鐘後,就開始有學生「東摸摸西摸摸」。屏東高中教師蔡佩真也發現,有時候在課堂交代作業,學生一恍神就不知道要交什麼,很容易分心。

家長有沒有盯 是決定學力差距的關鍵

但一樣都是線上教學,為什麼有的孩子影響輕微,有的卻一下子有明顯落差?保誠人壽去年底發佈兒童教育白皮書《後疫情時代的教育轉型與展望-教育韌性之建構》,委託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曾文志研究,蒐集了各國線上學習的實踐狀況,並訪談了25名教師、學生及家長。曾婉拒受訪,但報告發現,遠距教學期間,沒有父母支持的學生,與父母有系統地提供支持的學生相比,同儕之間學習進度的差距會明顯擴大。

屏東高中教師蔡佩真也有類似觀察。她說,疫情期間改線上課程後,因老師無法在一旁即時督促,「家長較有時間盯」以及個性較自動自發的學生,會得到更多的幫助;但「家長較忙碌」或自發性較弱的學生,會變得更懶散,學習程度差距因此拉大。

蔡衣珊則描述了一個典型的線上教學現場:上課了,但還有孩子沒上線,老師聯繫家長,但家長也搞不懂孩子網路故障的原因,只是一直說「孩子說網路有問題,無法連上去」。最後老師透過同學側面了解,那位孩子其實是在偷打電動。

▲就讀民雄農工二年級的林冠廷(右)說,疫情開始線上教學後,不管是上課還是玩樂都得使用網路,他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飆破8小時。(圖/記者梁建裕攝)

今年就讀民雄農工二年級的林冠廷說,國三時遇上疫情三級警戒,當時全校改成遠距上課。當老師要求開鏡頭時,「我就說我電腦沒鏡頭」,這樣就可以邊上課邊吃早餐,「甚至上課上到睡著,老師也抓不到。」結果沒人盯,他不但成績下滑,還胖了6公斤。

 

兒童教育白皮書提到一位家長的看法。他表示,一般人可能覺得低年級學生線上教學時有沒有家長陪很重要,「但高年級更重要,因為高年級對電腦的操作能力更好,他能夠瞬間切換電腦畫面,看起來好像在上課,其實在看別的東西。」

 

女兒最近才剛從國中畢業的陳媽媽,描述了疫情期間女兒的學習情況。陳媽媽說,線上學習時女兒雖然不用辛苦揹書包,但在家裡上課「旁邊就是床跟零食」,女兒上課時確實注意力較容易渙散。回到實體課堂後,她觀察發現女兒學業成績也有些微下滑,但老師在實體課堂上只能一直趕進度,萬一學生有哪個地方聽不懂,老師也沒空再回頭慢慢教。

但也有孩子較不受影響。女兒正要升上小四的林媽媽說,因孩子唸的是美國學校,疫情前本來每學期就有一天全部線上教學。疫情爆發後,雖然線上教學時間大增,但孩子早已習慣這樣的上課模式,適應沒有太大困難;恢復實體上課後,學力也沒有明顯差異,「孩子說差別只在於有沒有見到同學而已」。不過林媽媽苦笑說,線上教學期間,家長要幫忙列印作業、拍照上傳成果等,搞得工作沒辦法好好做;三不五時還要盯孩子上課情況,搞得親子關係也比較緊張,現在恢復實體上課「家長其實都鬆了一口氣」。

學習扶助提報率提高 學力下滑「語言應用最明顯」

學生學力降低,從各校學習扶助提報率可以發現跡象。目前教育部要求各縣市國中小,對學力較為落後的學生,可提報參加「學習扶助篩選測驗」。測驗分為國語文、數學、英語文3科,沒通過的學生,經家長同意後可參加學習扶助,額外由教師或大學生進行課業輔導。除偏鄉、離島學校另有規定外,一般學校是依「前一年度未測驗通過率再加5個百分點」為基準提報人數,每校可再依學生狀況提高提報率。

依教育部國教署統計,在疫情開始後與疫情前相較,這3學科提報率都不約而同呈現上升趨勢,可能暗示了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面臨更多困難。

桃園市教育局課程督學羅麗萍解釋,學習扶助提報率提高,確實可能代表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學習遇到困難;但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教育組組長林祝里說,也可能是學校擔心孩子的學力而主動申請提高。

考試成績也可窺見現象。112學年度國中會考雖然有1萬8207名考生五科全部拿A,占全體考生人數9.34%,創下10年新高;但在國文寫作測驗中,僅971人拿到最高的6級分,不但是10年來首度低於千人,占全體考生人數僅0.5%,也是10年新低。今年寫作測驗首度不訂題目,只附上一張「台灣民眾最喜愛的影劇類型統計圖」,要求考生描述對上述圖表的理解,並結合圖表內容與自身經驗,寫下個人感受與想法,考驗的正是孩子的「聯想能力」

而北市甫完成去年度對全北市小學五年級2萬多名學生的基本學力檢測分析,在國語文部分,發現學生對於「記憶」、「了解」答對率分別為約66%與73%,但在「應用」向度明顯較低,平均答對率僅約50%。

嘉義縣民雄國中校長吳敏男憂心的說,經過線上教學時期的孩子,成績至少差了兩成以上;孩子要進到國中、高中等下一個教育階段時,也會更辛苦。

美國發現孩子閱讀與數學能力落後達10周 得花3到5年才能補回

國內目前並沒有針對疫情後學童的學力調查,但國外已有不少組織注意到此現象。向學校銷售學生進度評估工具的美國教育非營利組織NWEA,追蹤了全美800萬名學生的成績,發現四、五年級學生在2021年的平均閱讀能力與數學能力,落後正常水平約2個月到2.5個月

NWEA的報告指出,雖然現已恢復正常上課,數據也顯示一些學生已開始彌補疫情期間造成的學習損失,但即便是這樣,這些學生的學力仍落後疫情前同期孩子的水平。NWEA估計,三到八年級的學生,在閱讀與數學部分平均需要3到5年才能彌補;其中七、八年級學生更預估要花超過5年以上才能追上。

英國威爾士的教育培訓檢查機構Estyn日前發布一份針對10到14歲閱讀水平的調查,發現新冠疫情對學童閱讀能力造成負面影響,主因是疫情期間的封鎖,擴大了貧富學生之間的閱讀能力差距,導致以往為較低年級學生設計的教學策略,現在必須用在較高年級學生身上。

體能篇:防疫足不出戶 孩子體適能大幅下滑

▲歷經長時間線上教學,再返回實體課堂,老師們發現孩子的體能大幅下滑,許多學生連熱身運動都無法完成。(圖/記者梁建裕攝)

除了學力,有老師發現孩子的體能也大幅下滑。桃園市福豐國中體育教師何嘉娥說,每年暑假後,孩子都要進行體適能測試,包括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仰臥起坐與1500公尺或800公尺長跑等,每次上課時她會讓孩子慢跑熱身,再慢慢提高運動強度。但今年發現,許多孩子跑一跑就會停下來「用走的」。

體適能測驗分為柔軟度、瞬發力、肌力與肌耐力、心肺耐力4項測驗,學生必須要在這些測驗成績中至少比25%的學生還要好(即PR值25%以上)才算過關。依體育署統計,4項測驗均通過的人數比率,在疫情前都約在59%至60%之間,但疫情來襲後的110學年度,驟降到約55%,降低5個百分點。

 

細看這4項測驗結果可發現,柔軟度部分影響不大,瞬發力則約下降1個百分點,算是影響輕微的項目;但肌力與肌耐力項目一口氣降了近4個百分點,心肺耐力更是下降了5到6個百分點,是影響最嚴重的項目。

若看單一學校的狀況,孩子體能衰退的狀況更明顯。福豐國中體適能成績顯示,在疫情前108學年度,全校1000多名學生中,約有66%可通過;疫情爆發後的109學年度,下降到只有約54%過關;撇除因施打疫苗而無法測驗的110學年度,在疫情逐漸解封後的111學年度,更只有46%的學生通過,比起疫情前足足下降了20個百分點。

何嘉娥說,疫情期間小朋友在家裡沒有活動,體能一定會有退步;但她更驚訝的發現,似乎受傷的機率也提高,小朋友間骨折、輕微腦震盪的案例變多。一開始她也很詫異,但後來詢問鄰近學校的健康中心,發現都有類似情況。

北市明德國中體育老師余年華說,疫情期間減少實體課程,學生體適能確實有降低;後來恢復實體課程後,也會有家長要求希望減少互動的體育活動,老師只好讓這些孩子到一旁「自主練習」。

心理篇:長期戴口罩缺乏互動 有孩子「構音異常」、個性更自我了

▲儘管疫情已經解封,有些孩子連在上體育課也不想拿下口罩,同學間呈現微妙的尷尬距離。(圖/記者梁建裕攝)

這群小朋友在最需要朋友的期間,遇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讓他們沒有畢業典禮、沒有畢業旅行,甚至沒有運動會,同學間上課都戴口罩,或透過通訊軟體聊天,人與人實際的相處變少。

新北市某國小的黃老師說,回到實體教學後,儘管疫情已經解封,但家長還是會希望孩子在校仍戴著口罩。因戴著講話較容易聽不清楚,又不能靠太近,同學間呈現微妙的尷尬距離。長時間戴口罩導致不但老師認不出自己的學生,甚至有孩子擔心別人看到自己的長相,抗拒脫下口罩。

因缺乏聆聽他人的經驗,有不少老師反映歷經疫情後的孩子「更自我了」。屏東市崇蘭國小教師蔡衣珊會在課堂中訓練孩子們互相對話,孩子們聽完後,要把剛剛聽到同學講的內容,重新表達一遍。結果她發現,孩子們對話途中「放空」情況變明顯,也無法完整表達剛剛才聽過的,言語的表達和「聽到」、「感受到」的程度都比以前差。

蔡衣珊擔心說,歷經線上教學時期的孩子溝通能力變得很弱,傾聽、理解和同理心的部分,都沒有同期應該有的表現;又因表達能力不足,遇到令他生氣的事,因無法說出自己到底哪裡不開心,就會選擇用簡單粗暴的三字經表達,結果就是班上的衝突也變多了。

蔡衣珊還觀察到孩子也變得更缺乏團隊精神與服務他人的精神。蔡舉例說,她派學生去掃地,掃完地後如果還有垃圾,學生們會「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沒有人願意動手撿。她推測,過去實體課程時,分配任務給小組,孩子會需要跟同學間分配任務;但線上課程多半是單獨完成,孩子與他人協調與互動的經驗少了。她擔心疫情線上學習會對孩子有長遠影響,「擔心以後會教出一批不認同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對公眾議題冷漠的孩子。」

對於一出生就遇上疫情的小朋友,挑戰更大。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觀察發現,歷經疫情期間的幼兒園學童,因出生沒多久後就遇上隔離與戴口罩的時代,不但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變少,也較少看到他人說話時的嘴型,導致能透過互動學到的詞彙有限,進而出現發音不清、不能正確地模仿聲音,或者在嘗試發音時出現過度的停頓等「構音異常」的情況增加。這情況再加上長期看不到完整的人臉,最後有些孩子只會用「他是2號、她是3號」用座號取代同學名字。

在弱勢孩子身上,長大不只變慢,還變得更難了。嘉義民雄薪傳二手書店創辦人黃金山,和民雄當地大學生一起為弱勢孩子進行一對一課輔已經12年。黃說,疫情線上教學讓原本教育資源落後的孩子更加嚴重,學生不但對數學、英語的學習更加抗拒,甚至有國七生連「2+2等於多少」都答錯。他還發現,疫情讓家長失業、家暴案件增加,進而造成家庭功能喪失;缺乏家長引導的孩子,因金錢觀念薄弱,領到政府為了提振消費發放的數位「五倍券」,認為錢得來很容易,養成了亂花錢甚至偷錢的偏差行為。

學者提醒,孩子經歷過疫情這麼長一段時間的人際疏離,再回到學校時,老師需特別注意孩子心理健康問題。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世琤觀察發現,有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若課業成績表現也差,在學校的適應會較困難,需要心理輔導介入。疫情後,這些原先就適應不良的孩子差距會變得更大,也需更多的心理輔導資源投入。

保誠人壽教育白皮書中也建議,疫情後教師需增加心理方面的專業發展,包括學習如何在這些情況下妥善識別與處理學生問題的技巧。

然而,面對這些挑戰,在第一線的教師們並未輕言放棄,反而紛紛拿出他們的畢生所學,對抗疫情帶給孩子的學習困境。

搶救孩子 老師紛紛拿出十八般武藝迎戰

疫情後帶給教學現場許多挑戰,但第一線的老師可不怯戰。以專注力來說,既然孩子專注力變短了,那老師也得用更多方法來把孩子注意力抓回來。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成員、福豐國中校長陳寶慧說,他們建議老師可以把一堂課45分鐘拆解成不同段落,例如每10分鐘一個段落,每個段落再交叉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第一段落老師教課,第二段落讓孩子互相討論、提問,第三段落播放教學影片等。特別是疫情期間,許多老師拍了教學影片,正好讓孩子聽聽看「別的老師怎麼說」。

▲學生們習慣接受聲光刺激,老師們就想辦法利用這點。民雄國中閱讀課教師溫其純(中)就先讓孩子看影片,有興趣繼續延伸閱讀書籍。(圖/記者梁建裕攝)

嘉義縣民雄國中閱讀課教師溫其純說,既然這一代的孩子習慣接受聲光刺激,她就先讓孩子先看影片,提升動機後,再引導他們去看相關的書籍,「雖然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只要有閱讀,學生的改變是可以預期的。」

 

也有老師嘗試改讓孩子主動思考。屏東市崇蘭國小老師蔡衣珊說,她將課程進行方式「從被動改為主動」,教完後鼓勵孩子們提問,讓他們反思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甚至要他們在課堂上解釋給同學聽。如果孩子不懂,就把不懂的詞語變成回家功課,下一堂課再來解答。

在人力不足的非都市地區,則要找外援幫忙。嘉義縣民雄國中校長吳敏男說,學校和中正大學學生合作,在下午4時到6時這段期間由大學生當志工,指導孩子的功課進度,把孩子今天在課堂上不會的,或是還沒寫的功課補上,學生們反應也很好。

但如果還是有老師找不到適合的方法,該怎麼辦?陳寶慧分享了一個桃園地區的做法。陳說,輔導團會在各校物色教學能力傑出的老師或退休教師擔任種子教師,各校老師若遇到教學問題,可申請讓種子教師到課堂上來參觀授課,並對教學方式提出建議,讓老師奮鬥的路上有更多奧援。

嘉義民雄薪傳二手書店創辦人黃金山則關注孩子背後的問題,他除了找學者來評估弱勢孩子的心理健康外,也認為要救孩子,要先恢復家庭功能,所以他在書店開辦「家長職訓班」,找大學老師擔任職訓教師,只要家長願意來受訓,如改衣服、雕刻印章或維修水電等,結訓後開業,設備由他無償出資8成。

美國砸6億台幣找輔導員補救學力 我國政府仍在觀望

為了搶救孩子在疫情期間喪失的學力,美國政府早在去年7月率先出手,宣布預計未來3年投入2000萬美金(約台幣6.1億元),招募25萬名志願者擔任導師或輔導員,幫助孩子進行課輔、補救教學以及暑期學習,以彌補因為疫情而失去的學習時間。美國政府還將大學與教育相關的非營利組織結合在一起成立「學生成功全國聯盟」(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Student Success, NPSS),負責招募、訓練及配置這25萬名志願者。

但我國教育部對此現象仍在觀察中。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教育組組長林祝里回應,疫情線上教學期間,教育部都有訂定居家學習的參考指引,請學校評估學生狀況,並鼓勵老師主動關心學生學習情形;且目前也有學習扶助制度,對於成績較落後的學生,經家長同意後都可免費輔導,另外也有輔導團輔導老師提升數位化教學技術,目前沒有數據顯示疫情後學生注意力和學力大幅下降的情況,將持續注意此議題。

教育部體育署科長林秀卿則說,學生體能確實有明顯下降,會持續透過補助各縣市學校辦理體育活動等措施,盼能培養學生運動習慣,會持續關注。

▲數據顯示疫情後孩子體適能下降,體育署說,將持續補助學校辦理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圖/記者梁建裕攝)

不過對於疫情後孩子體能下降,衛福部注意到了。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兒童正值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需要大量的身體活動來發展肌肉與神經系統;若缺乏運動,除體能下滑外,甚至可能增加兒童期肥胖及長大後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國健署說,建議家長陪孩子一起動起來,可以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兒童每天要累積6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為目標,透過親子共同參與的有氧適能運動,如丟球、溜直排輪、散步、騎自行車等,或是跳繩、單腳跳、快跑等刺激骨骼生長運動,並逐步增加運動強度,不但能提高孩子免疫力、促進正向情緒,還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

台北市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何俊彥說,線上學習會加大城鄉間的差距,非都市地區確實需要更多課輔人力投入,如果國內能像美國這樣投入人力資源當然很好,但國內仍缺乏對於「疫情期間線上學習後對學生的影響」大規模研究,建議教育部應儘速展開調查,才能知道影響的範圍,以及資源該投放到哪。

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改變了學習方式,導致孩子們學習效率降低、學力下滑。儘管目前仍無法確定這種影響的深度和持續時間,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正想盡辦法要把孩子拉回正常的學習軌道;現在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應儘速調查孩子受影響的具體範圍與需求,把資源投放在需要的地方,給予第一線的老師更多支持,找出前所未有的解決之道。

系列報導

疫後疏離 — 變異的社交,重新定義「我們」的關係

職場之間「斷裂的聲音」 斷開連結,不再當社畜!

老人社群「寂寞的人際風景」 比疫情更可怕…

親密關係「重建連結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