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疏離 — 變異的社交,重新定義「我們」的關係!

「孤獨」是一種病!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在今年(2023年)5月2日發表一份報告《我們的孤獨與隔絕流行病》,直接認定「孤獨是種流行病」,對健康的危害不下於肥胖、缺乏運動和吸菸。這個看似無形的疾病,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蔓延,影響現代人身心造成嚴重後果。孤獨議題引起關注和討論的原因之一是其與憂鬱症的高風險因素和自殺率增加有關。「孤獨感」被視為憂鬱症的重要前兆之一,而憂鬱症則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21世紀的黑死病」,已成為重大的公衛議題。而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更是催化了一切。 

研究指出,20年前,美國人每天平均花約60分鐘與朋友相處;而現在,時間已經減少到僅剩20分鐘。這種變化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連結方式逐漸改變的結果。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觀察,人們常用獨處、孤獨等詞彙來描述情緒和個人狀態,但大多數人對當中的差異了解有限。獨處是獨自一人但不感到孤獨,那是一種心滿意足的狀態;孤獨則是人感覺自己與世隔絶、被孤立,渴望社交接觸。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感受與身心狀態息息相關,甚至影響壽命。

過去3年疫情,我們經歷了戴口罩、隔離和居家等防疫措施,不僅在物理上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身體距離,同時也在社會互動中增加了心理距離。這使得人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建立「連結感」才能超越孤獨

根據2020年10月發表於《精神藥物期刊》,邁阿密大學在同年4~5月間以線上問卷的調查研究,新冠疫情發生前後,焦慮、物質濫用和心理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對象為千名18至35歲的美國人。結果顯示,49%受訪者感到非常孤獨,疫情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和物質濫用現象都有所增加,孤獨感增加了65%,憂鬱和焦慮指數分別上升了64%和62%,而飲酒及藥物使用增加至少40%。

2022年8月刊登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一項研究亦提到,社會孤立和孤獨不僅與發炎指數升高有關,還會影響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增加的風險達30%,而且,社交連結較少的人,更容易出現慢性壓力的相關生理症狀。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孤立和孤獨的風險因素之間,存在著雙向的因果關係,例如,憂鬱症可能導致社會孤立,而社會孤立可能增加患上憂鬱症的風險。此外,童年時期的社會孤立,也與成年時期的心血管風險因素增加有關,例如肥胖、高血壓和血糖升高。

多項研究發現,孤獨感的程度,與個人對疫情的恐懼程度以及社交支持系統的狀況有關。公衛背景的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醫師指出,這一議題會引起關注和討論,主因為憂鬱症的高風險因素和自殺率的增加。她特別強調,獨處並不等於孤獨,獨處本身不是一個大問題,而關鍵在於建立「連結感」。也因此,在後疫情時代,我們不得不正視,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繫和情感連結減少或中斷的「人際疏離」狀況。

我們觀察到,在台灣,這場大疫不僅削弱了原本複雜而緊密交織的人際聯繫,也引發了對人與人之間心靈連結的深思。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謝宏昌,以他的社會學背景和對社會網絡分析的觀點指出,疫情可能只是一個「觸媒」並非主要原因。這可能是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慢性問題,在疫情的刺激下才被誘發出來。

為了更深入理解後疫情時代中「人際疏離」的現象,《東森新媒體ETtoday》進行了一系列訪談;深入職場、教育、老人、親密關係等各個「人際連結現場」,並訪問了臨床精神科醫師、兒童精神科醫師,以及實務觀察的心理學家、公衛專家和都市社會學者。透過這些訪談,我們希望能夠提供更深入的洞察,揭示後疫情時代,人與人之間明顯的社交孤立狀態和情感距離的現象。

▲對老人來說,重新編織新的人際關係網絡並不容易,當能夠陪伴身邊的朋友漸漸減少,孤獨和失落會籠罩著他們,進而影響身心。(圖/記者潘姿吟攝)

職場之間「斷裂的聲音」 斷開連結,不再當社畜!

疫情對職場產生重大影響,無論是因為裁員減薪、長時間居家工作還是虛擬會議,已經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過去追求的穩定性和安全感已不再絕對。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黃世琤觀察,在疫情爆發之前,職場已經面臨變革,而疫情帶來的Work from home只是加速了進程。這場疫情拖了太久,讓人開始反思生活、職涯和工作。那麼職場的形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特別是服務業首當其衝。

根據美國勞工部在2021年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4月份有2.7%的美國員工離職,不僅高於前一年的1.6%,還創下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台灣方面,職涯平台Alpha plus在今年(2023年)4月,發布了一項關於職場DEI(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共融Inclusion)聲量的網路輿情調查,結果顯示,求職者不再只視薪水為唯一條件,對職場環境要求的指數、創下了2019年第4季以來最高。Alpha plus共同創辦人邱亮士觀察上班族的態度,「如果不符期待,寧可離職改作外送、網紅、SOHO等自雇工作,不願回到傳統職場。」

▲全球新冠疫情席捲而來,帶來了公衛和經濟危機。與疫情爆發之初,上班族為了保住飯碗所經歷的黑暗日子相比,形勢已經發生了急劇轉變。(圖/記者梁建裕攝)

今年50歲的林長亨,曾是全台最大Buffet餐廳的行政主廚。疫情爆發後,公司宣布放無薪假,從每週1天增加到每週3天。在生活無以為繼之際,才真正靜下心思考餐飲業生態,「付出跟收穫不成比例,加上公司內部人事鬥爭嚴重!」他毅然離開工作30多年的餐飲業,轉身當起外送員。他的故事並非特例,疫情期間,外送員人數急劇增加,解封之後,這個數字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在短短4年內暴增了3倍,現在已經超過18萬人。

職場人心思變。年近40歲的計程車司機周先生,原本是銀行行員,去年離開工作10多年的上市公司,「原因很簡單,我只想好好做事,不想再應對組織裡的壓力和人際紛擾!更何況,時間自己安排,收入不會比較差。」他的選擇背後,流露出對人際交往的恐懼和對與他人共處的不安,「不用刻意走進他人生活圈,保持著彼此距離,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也很好!」他說道。

社交網絡斷裂 人際交流短暫且表面

離開職場的人們,對於擁有更大的彈性和掌控自己的時間,愈來愈重視。電商老闆李先生告訴我們,「員工在家工作習慣了,疫情之後,原本的美術人員、工程師,直接辭職成為SOHO族,還有一位行政小姐轉行當起YouTuber。」他們透過網路工作互動與溝通、透過社群分享生活點滴,從虛擬的世界中尋找溫暖。這種自由,帶來了另一種與他人隔離的感覺,人際交流變得短暫且表面,真正的職場人際網絡不復在。

作為群聚的動物,人類天生渴望社交,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本能和驅使力。然而,在斷裂的職場和僅餘的弱連結中,真的能滿足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醫師指出,防疫相關限令導致人們原有的社交關係網絡斷裂,對許多人帶來強烈的孤獨感,甚至導致一些人憂鬱症發作。然而,在工作場所中,人們還是會需要面對面接觸才能獲得支持和共鳴,無論是默契的交流還是眼神的交流。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謝宏昌,引用了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提出的「戲劇論」(Dramaturgy)來解釋這一現象。長達3年的抗疫過程中,口罩取代了面容,成為了臉部的一部分,自然地區分了「前台」和「後台」。疫情之後,一些人不僅無法摘下口罩,也很難回到以前的日常。「不過,台灣人本來就習慣在不同場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在別人面前展現一個樣子,在背後有另一個樣子,這種情況並不陌生。」

▲跳脫傳統職場,有一群人像進入另一個孤獨的泡泡,與外界隔絕,一切工作與生活只透過網路,人際交流變得短暫且表面,真正的職場人際網絡不復在。(圖/記者梁建裕攝)

延伸閱讀 >>

疫情過後外送員暴增3倍:他們為何抗拒再當社畜?

教育現場「虛擬的交織」 孩子的長大,變慢了!

在教育現場,曾經充滿活力的教室如今變得寂靜。孩子們因疫情被困在家,與螢幕對話一度成為他們與世界聯繫的唯一途徑。隨著解封,學校逐漸恢復實體教學,孩子們紛紛回到校園。老師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孩子的「學力」不如疫情前的同期生,上課專注力、體能都下降,甚至個性都更加自我。這些老師不約而同地發現:疫情後,孩子們的長大變慢了!

「學力」問題,先進國家早發現端倪。美國教育非營利組織NWEA追蹤了全美800萬名學生的成績,發現2021年4、5年級學生的平均閱讀與數學能力,落後正常水平約2到2.5個月。

台灣方面,從成績表現可以發現跡象。112學年度國中會考的國文寫作測驗統計,只有971人獲得最高的6級分,10年來首度低於千人,佔全體考生人數的比率僅0.5%,也是10年來最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寫作考題不再設定題目,而是要求考生根據「台灣民眾最喜愛的影劇類型統計圖」撰寫文章,這考驗孩子們的「聯想能力」。

另外,台北市最近完成了去年對全北市小學5年級2萬多名學生的基本學力檢測分析,結果顯示,在國語文部分,學生對於「記憶」和「了解」的答對率約為66%和73%,但在「應用」向度明顯偏低,平均答對率僅約50%。

▲疫情解封後,孩子們的「學力」、上課專注力和體能都降低,甚至連個性也變得更自我。(圖/記者沈君帆攝)

不只有「學力」問題 孩子變更「自我」

台北市信義區某國中的國文科張老師,已經任教約15年。今年他正好負責教7年級生,這是一群國小5、6年級時,曾經歷過因疫情頻繁停課與上網課的學生。有一天,張老師在課堂上以成語「欲蓋彌彰」要學生舉例相似詞,學生竟回答「此地不宜久留」,令他錯愕。

這不是單一現象,距離北市380多公里的屏東市崇蘭國小,也有類似情況。老師蔡衣珊執教30年,她觀察到,疫情後重返實體課堂的孩子,想像力與創意都比過往同期生差。以前,給孩子看兩個圈圈並問「可以聯想到什麼?」孩子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但這一屆能想到的,不是眼睛就是屁股!」這讓她非常擔心。

不只有「學力」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人的行為是學習而來,我們才會認定教育是有幫助的。因為疫情,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被環境要求「孤立」與「習慣不要這麼多人」。相較於20年前,青少年的孤獨感是增加的。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醫師觀察,學齡前的孩子與過去同齡學童相比,常見到構音異常、語言程度比較弱的情況。隔離與戴口罩的時代,不但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變少,戴著口罩也較少看到他人說話時的嘴型,從而限制了他們透過互動學習詞彙的能力。此外,孩子接收到的感官太「平面」,有些人會面臨臉部辨識困難,很難記住同學的名字,只會用「他是2號、她是3號」,取代同學名字。

此外,由於缺乏聆聽他人的經驗,疫情後的孩子「更自我」了。屏東市崇蘭國小教師蔡衣珊提到教學現場,孩子們「放空」情況變明顯,「聽到」、「感受到」的程度都比以前差,造成無法完整表達。影響所及是說不出心裡的話,與日後的人際相處。

雖然疫情已經解封,但學校還是規定上學要戴口罩。新北市某國小4年級同學史黛拉說,「戴著口罩講話聽不清楚,但又不能靠太近。」她認為,同學間呈現微妙的尷尬距離。

葉雅馨指出,網路互動溝通已經成為常態,但仍無法擺脫孤獨的黑洞,因為網路無法替代人類真實的情感連結。2021年,赫爾辛基大學教育系教授凱薩琳(Katariina Salmela-Aro)主持的研究發現,在疫情期間,青少年的孤獨感明顯增加,他們轉而依賴網路尋求歸屬感。然而,孤獨的青少年在網路上容易陷入成癮的風險,這可能加劇他們的負面情緒並引發憂鬱症問題。

▲歷經3年疫情,孩子們被環境要求「孤立」與習慣「不要這麼多人」。在保持距離才能以策安全的情況下,孩子們快速習慣網路溝通,依賴網路尋求歸屬感。(圖/記者梁建裕攝)

延伸閱讀 >>

疫情後回到學校上課:孩子的長大變慢了

老人社群「寂寞的人際風景」 比疫情更可怕…

面對百年大疫,除了政策的限令,更多人因為害怕感染而選擇自我隔離,與世界疏遠。然而,有一群人並不害怕,他們是看盡世事的老人。在他們的眼裡,曾經熟悉的面孔一一消失前,與同事、朋友、鄰居間的連結更加珍貴,「所以,很多老人不會保持距離,因為距離死亡很近,他們看待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勝過對生命的恐懼。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黃世琤說,對老人來說,重新編織新的人際關係網絡並不容易,當那些能夠陪伴身邊的朋友漸漸減少,孤獨和失落會籠罩著他們,「生活上突然有人不見了或很難聯絡了,對老人的影響就會很大。」

根據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在2020年的「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結果顯示,全台灣高達8成的長輩渴望有人陪伴,有超過5成的長輩自認感到孤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醫師指出,高齡者的孤獨感通常與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人際關係的受限,以及周遭親友的變化密切相關。她進一步說明,對老人而言,身體機能退化、老了沒有用、朋友一個個走了,都有可能造成社交範圍縮減,產生與社會失去連結的負面情緒。

然而,疫情更加劇這些現象。

▲對老人來說,重新編織新的人際關係網絡並不容易,當能夠陪伴身邊的朋友漸漸減少,孤獨和失落會籠罩著他們,進而影響身心。(圖/記者沈君帆攝)

美國一項由非營利組織美國退休者協會、聯合健康基金會共同進行的調查指出,新冠疫情,加劇了孤獨和社交孤立情形,高達66%的受訪者焦慮感增加,同時也帶來嚴重的健康和情緒相關疾病。另一項由梅約醫學中心進行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社交隔離」雖然減緩了病毒的傳播,但也危害了個人心理健康與幸福感;疫情期間,朋友之間的連結下降,孤獨感顯著增加。

病毒對生命直接造成威脅,但限制社交活動又會帶來更大的孤獨與失落,何者才是他們最害怕的事?在疫情高危險的老人族群之中,變成了難解的矛盾。《東森新媒體ETtoday》深入作家白先勇作品裡的「台北紅玫瑰理髮廳」,從多位理髮師的訪談得到實證。

「這麼老了還在做,不知道是好命還是歹命?」他們的平均年齡將近80歲,即使疫情奪走他們的一位同事,大家還是決定繼續工作,一起守護這個營業70年的老牌理髮廳。

 

防疫限令 帶來更大的孤獨與失落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並不是獨居老人就一定是孤獨的,年輕族群也會有強烈孤獨感。董氏基金會希望喚起大眾對於孤獨議題的重視,同時也致力於澄清對孤獨的迷思。

黃世琤提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系(Stanford University)一個歷時20幾年的研究,結果發現,老人的朋友數量與年齡成反比,3、5個就算是多。對於70歲以上老人,人生難逢知己,無關於性別,重要是「知己」。以「台北紅玫瑰理髮廳」來說,「Keep這些長者的是今天會有哪些夥伴?」黃世琤解釋,老人在乎的是常規,那是一個氛圍、一個歸屬感,一個習慣,或聽到一個人的聲音,一個熟悉度,他們重視「生命的穩定度與生活的穩定度」,一種生活的歸屬感。

所以,疫情導致人們被迫隔離和限制社交活動,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種社交隔離和孤立感,很可怕!會是一種少了一大塊的感覺。」黃世琤指出,老人的心裡產生很大的黑洞後,他的情感就脫節、無法連上線了,生活重心勢必得另外安排,這對他們而言是很大的工作,就像年輕人從有工作突然變成沒工作,或是換工作環境要重新適應一樣。

▲病毒雖然會對生命直接造成威脅,但對老人而言,限制社交活動又會帶來更大的孤獨與失落。(圖/記者潘姿吟攝)

延伸閱讀 >>

守護榮耀與歸屬的老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勝過對生命危機的恐懼!

親密關係「重建連結的旅程」 重修伴侶關係的情慾課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的精神科醫師陳質采指出,無論是誰,都渴望被重視、被關注、被稱讚,但當他們無法如預期地得到回應,就可能產生失落感。這種「缺乏連結的感覺」長久以往,會讓人感到不快樂,並逐漸陷入失落和孤獨的情境中,伴侶或婚姻關係尤為明顯。

雖然研究顯示,結婚或擁有親密伴侶可以減輕孤獨感,但有時候在伴侶或婚姻關係中的孤獨,反而比單身更加寂寞。資深精神科醫師、新失眠學校創辦人臧鴻儒在門診中發現,疫情期間把人強制捆綁在一個空間,形成了情感關係經營的雙面刃,關係好的會深化彼此連結,關係有裂痕的則加劇惡化。

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國政府祭出封鎖、隔離和禁足等限制措施,迫使人們長時間宅在家。起初,外界預期夫妻倆無事可做,難免會「做點愛做的事」打發時間,甚至引發一波「新冠嬰兒潮」,但現實情況卻出乎意料。英國一項研究指出,疫情期間英國人的性活動減少40%,房事未如預期頻繁;統合研究還顯示,全球約60%民眾認為性滿意度受到影響。在亞洲地區,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在2020年12月的調查發現,港人32%性次數減少、43%減少懷孕意向。 

▲外界原預期,在居家隔離期間,夫妻倆在家無事可做,難免會「做點愛做的事」打發時間,但現實情況卻是性趣缺缺。(圖/記者沈君帆攝)

性趣缺缺的現象,也反映在保險套的銷售。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工廠、馬來西亞商Karex Bhd執行長吳銘傑(Goh Miah Kiat,音譯)在媒體上公開說,2020、2021年,銷量較以前降低了40%。Karex Bhd每年生產超過55億個保險套,全球每5個保險套中就有1個產自Karex Bhd,該公司的供貨對象包含杜蕾斯(Durex)、及自營品牌Carex。然而,新冠肺炎影響,Karex Bhd於2020年3月底,一度關閉在馬來西亞3間工廠,後來,甚至無奈做起了醫用橡膠手套以減少虧損。

Karex Bhd每年生產超過55億個保險套,全球每5個保險套中就有1個產自Karex Bhd,該公司還供貨給杜蕾斯(Durex)及自營品牌Carex。然而,新冠肺炎影響,Karex Bhd於2020年3月底,一度關閉在馬來西亞3間工廠,甚至無奈做起了醫用橡膠手套以減少虧損。

疫情同樣對中國大陸的保險套工廠造成了嚴重衝擊,至今已有超過4萬家保險套工廠倒閉。有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套銷量下滑可能與性行為場所受限有關,因為有一半以上的性事發生在「家以外的地方」。

伴侶或婚姻關係中的孤獨 比單身更寂寞

那麼台灣的情形又是如何?雖然目前沒有本土相關統計,但臧鴻儒從門診觀察,親密關係困擾的狀況的確變多了。本來因為上班,可以拉開一點距離的緩衝區消失了。被迫硬塞在家中的人們,24小時相處在一起,內心焦慮情緒無從宣洩,可能連擠個牙膏都會成為衝突引爆點,讓家暴案件量明顯增加。

此外,內政部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到美國次貸危機在2008年延燒至台灣時,全台一度有超過2萬人放無薪假,民眾心理壓力倍增,家暴通報數一路攀升。而在2020年的數據顯示,各國的封城政策一出,家暴通報量也明顯增加。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19日全國防疫警戒升三級的隔年,離婚人數大增。

中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黃世琤指出,疫情確實限制了我們的外在環境,但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內在自由的機會。她觀察,疫情只是加速了很多事情的發生。這段特殊時期為每個人都帶來了反思的機會,讓我們更加重視並思考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期待。

▲內政部統計數據,民國95年~110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數與增減率。(圖/記者潘姿吟製)

▲民國95年~111年離婚人數與增減率。(圖/記者潘姿吟製)

延伸閱讀 >>

親密關係「重建連結的旅程」 重修伴侶關係的情慾課

系列報導

職場之間「斷裂的聲音」 斷開連結,不再當社畜!

教育現場「虛擬的交織」 孩子的長大,變慢了!

老人社群「寂寞的人際風景」 比疫情更可怕…

親密關係「重建連結的旅程」 重修伴侶間的情慾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