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中被說「臭臉人」?其實是「框架」讓你在意他人 難獲正向價值感

文/胡展誥

面對總是「擺臭臉」的人,該怎麼辦?──覺察自己的害怕,才能減少壞心情

幾年前,曾經有一對母子來找我談話。母親攤開幾張孩子的圖畫,說她覺得孩子很壓抑、缺乏自信,希望我透過圖畫,了解孩子的心理議題。

我看了一下畫的內容,再看向一旁那位就讀小學三年級,低著頭不發一語的小男孩,試探性地問:「有時候如果覺得自己畫錯,或者畫得不好,你會有什麼心情?」

結果小男孩還沒回應,母親就大聲回道:「『畫錯』?繪畫沒有對或錯,我都跟我的孩子說認真畫就對了,不要去管好壞對錯!」然後臉上掛滿「這年頭怎麼還會有人認為畫畫有對錯之分」的質疑。

母親說得沒有錯,「創作」本身並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但是別忘了,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對自己的表現結果,產生一些想法與感受。

孩子覺得自己畫錯了,所以覺得挫折、失望,這些情緒可能來自於對自己的期待,也可能是想要滿足家人對他的期待。無論如何,這些感受是很真實的。

可是母親卻因為被「繪畫沒有對錯之分」的價值觀侷限住,因而否定了孩子的想法與感受,不允許孩子重畫,結果孩子因此更困惑、更受挫。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總是擺著一張臭臉,頭上好像籠罩著一團烏雲,他的回應通常沒什麼好口氣,每次當你想到要與他互動就很痛苦。

因為痛苦,我們總想要改變對方,或者避免與他互動。可是我們似乎沒有想過,是什麼因素框住了我們,以至於我們經常被困在「害怕別人臭臉」的情緒裡?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經常會有「害怕別人臭臉」的情緒產生。(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這關鍵的因素,很可能是我們文化中強調的「與人為善」:要有禮貌、說話要客氣、待人要親切、和氣才能生財……

「與人為善」固然是經營人際關係很正向的概念,但如果過於僵化、缺乏彈性,我們就可能被這樣的概念套牢,根深蒂固地認為撲克臉、面癱(形容沒有表情)的人、擺臭臉的人,一定是缺乏人際互動的意願,不懂得與人相處的道理,甚至是不明理、難溝通的。

這些假設本身就是一種有色眼鏡。當你戴著這種有色眼鏡,打從心裡認為對方很有事、很難相處,你又怎麼會放鬆地與他互動,欣賞他「歹看臉」以外的其他面向呢?

所以,如果想要減少和「臭臉人」互動時的負面情緒,該怎麼做呢?如何回應?
心理師這麼說──你為何如此害怕別人的臉色?

如果你很害怕別人的臉色,往往也代表著你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太習慣從他人身上獲得認同,所以我們經常把評價自己的權力拱手讓給他人。別人開心、稱讚你、笑臉回應你,你就覺得自己表現得很好,覺得很高興。

看見別人擺臭臉,你就覺得很痛苦,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感。為了舒緩心裡的不舒服,你就會想方設法,甚至不惜放低身段去討好對方。

或許你的努力可以換來對方一時的好臉色,不舒服的感覺也能緩解一些,但那只是暫時的。也因為你經常用委屈自己的方式來討好別人,其實你的心裡並不好受,所以你對這段關係,也可能累積許多抱怨。

用這種方式生活的你,當然會因為別人的壞臉色、壞口氣而感到痛苦。只要看到別人的壞臉色,你就自動化地提醒自己:我是一個不好的人。所以在臭臉人的面前,你很難獲得正向的價值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錄自《擺脫邊緣人生:25則人際攻略,打造有歸屬感與自我價值的人生》

作者:胡展誥

本文由 寶瓶文化 授權轉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