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大寶寶「神經叢受損」舉不起手 辛苦媽在家工作兼照顧:還好有半薪

※本篇【小檸檬】專欄文章內容為投稿者經歷,涉及個人觀感,請斟酌閱讀。內文皆使用化名。
※職業:我是物理治療師

文/物理治療師熊熊

<小嬰兒的手臂>

每個治療師在養成教育階段,一定都會學習觀察人體動作,進行動作分析,思考並判斷可能的肌肉骨骼問題,不論是在學校上課時期,或是剛進醫院工作都必須接受這樣的訓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學校教學肌肉骨骼運作、生物力學分析時,就是同學間互相當成觀察的範本,從行走、上下樓梯、爬行各種動作,觀察對方可能潛在的肌肉骨骼問題,或是每個人慣性的動作模式。

剛進醫院工作又是另一個挑戰,開始觀察病人的動作並分析,從病人進來復健中心的行走步態,就是觀察的開始。

只用肉眼觀察,當然有別於徒手檢查,徒手檢查又是另外一門學問,當然,肉眼觀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能夠先觀察出很多線索,對於後續的徒手理學檢查,能夠提供很好的佐證。


▲物理治療過程中,肉眼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剛開始進行觀察,會看不到重點,也就是這一類型的病人,可能連要「看哪裡」都不清楚,慢慢知道要「看哪裡」之後,就要面臨「有看有沒有懂」的學問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常常看見資深的治療師,只要瞄一眼病人,就知道病人的問題是什麼,但是新進的治療師,病人在他的面前來回走動,可能還看不出個所以然。

熊熊工作已經超過10年,在觀察病人的動作當然有一定的功力,但是比起更厲害的學長姐,熊熊還是自嘆不如。不過,多多觀察病人絕對是一件好事,就算看不出個所以然,一定也會幫助你更加了解病人。

某一次,熊熊接到一個新生兒,是臂神經叢受損的患者。媽媽非常認真,經常抱著小嬰兒來復健,畢竟神經復健需要把握黃金時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媽媽試著誘導小嬰兒無力的那隻手臂:「來!揮揮手手,跟叔叔說嗨。」

熊熊:「嗨!」

小嬰兒發出嗚嗚聲音,但是手臂還是沒有抬起來的動作。臂神經的復健是進步最緩慢的復健了,通常至少要半年以上,才會明顯看到某一項動作的進步,這個小嬰兒才來復健四個月,還看不到動作是合理的。


▲小寶寶是臂神經叢受損的患者,無法舉起雙手。(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熊熊:「在家裡都怎麼誘發她的手臂動作?」

媽媽:「就是拿一些她喜歡的玩具來吸引她囉,她最喜歡一隻大象玩偶,還有吊在嬰兒床上會旋轉的小鳥。」

熊熊:「嗯……你需要常常帶她來復健,工作應該很難做吧?」

媽媽:「對啊。本來想說生下來以後,就給保姆帶,馬上就可以回去上班,結果沒想到生下來是這樣……交給別人顧也不放心,就先自己帶了。還好老闆可以體諒,用半薪的方式,讓我先帶一些工作回到家裡去做……」

話才說到一半,媽媽的電話就響了起來,立刻出去講起電話,應該是聯絡工作的事情。

我轉身準備電療儀器,正要做神經肌肉的電刺激,就在這時候,我赫然看到……

自己一個人躺在治療床上的小嬰兒,正在奮力的舉起她無力的手臂,而且成功的舉起來一下,就只有那一下……然後,又恢復癱軟無力的狀態。

熊熊:「剛剛你出去接電話的時候,她有把手手臂抬起來一點了。」

媽媽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真的嗎?哇!寶貝,你好棒!」

我確實觀察到小嬰兒的動作,但是要怎麼解釋,臂神經受損未滿六個月的復健期,竟然出現明顯的手臂動作?難道是因為小嬰兒聽到媽媽照顧她非常辛苦嗎?

我也沒辦法確定,我可能還要再多觀察幾次。不過,多觀察病人,真的是很重要,也很美好的一件事。

職業│主題投稿 你也有不吐不快的工作奇葩事嗎?現在來投稿,發洩負能量、還有機會成為駐站作家,下個主打星就是你!

鍵盤小檸檬臉書社團 快加入聊聊你的工作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