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自閉孩關在「小房間盡情發洩」 社福老師:但願家長能鬆口氣

※本篇【小檸檬】專欄文章內容為投稿者經歷,涉及個人觀感,請斟酌閱讀。
※職業:社福機構員工

文/火閃電載不動的胖女巫

阿隆,一個自閉症合併心智障礙的孩子。

由於腦部異變的關係,所以心智障礙者通常會帶有精神疾病──憂鬱、躁鬱、精神分裂……這些都是常見的,只是每個人發作的時間不一定。有的人很小就得吞一大堆穩定情緒的藥物,但有的人要到成年後才會發病,不過通常只要持續就醫及用藥,他們其實是可以穩定生活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部分心智障礙者無法口語,有的是因為年紀還小的時候家長不知道做早療,所以耽誤了他們學會說話的時間;有的是不管怎麼教都不會說話。但他們還是需要和人溝通的方式,因此進到機構的孩子老師們都會慢慢訓練教導他們溝通的方式。


▲通常只要持續就醫及用藥,心智障礙者就可以穩定生活。(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譬如說,使用簡單明瞭的照片或圖案標示馬桶、食物和點心的樣子做成卡片,當學生有需求的時候,就會把卡片放到固定的位置讓教保老師知道他想要做什麼。這樣一來想上廁所的時候老師就會帶他去上廁所,他也不會被說不出的生理需求逼得不舒服,甚至隨地排泄,老師也不需要花費時間去清理學生和環境。能夠溝通對雙方來說真的很重要。

阿隆在青少年時期開始發病,家長帶他來機構的時候,因為他的狀況太嚴重,所以機構主管考量了很久才願意收他進來,進來之後發現,他比「太嚴重」還要糟糕幾十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光是精神科的藥物阿隆每次都要吃一大把,但這樣還不容易壓下他的躁動,除了尖叫、咬人、咬自己、打人外,他還會把褲子脫光光在機構裡跑來跑去。根據老師的說法,阿隆剛來的時候跟野人沒什麼兩樣。

好險的是,阿隆有學過溝通方式,所以他隨身帶了一本溝通本,不能說話的他總是快速翻著溝通本指著圖片讓人知道他的基本需求。雖然能溝通並沒在導正他行為這件事情上加分太多,但是透過每次的溝通讓阿隆知道,起碼老師很重視他的感覺。

其實解決行為問題並不光只是導正當事人,有時候更快的方式是讓周圍的人改變想法,雙方找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界線,雙方互相遵守就可以平安相處。


▲心智障礙者能使用簡單明瞭的照片或圖卡,來表達基本需求。(圖/翻攝自Facebook/巫悠灕)

老師們最後想出的方法是,給阿隆一個空間讓他去尖叫、去脫褲子亂跑。在這個空間內,除了傷人傷自己外都可以做,老師也會陪他在這個空間裡面讓他做他自己,不過一旦出了這個空間,他就不可以尖叫,褲子也得要乖乖穿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一段時間之後,阿隆的狀況改善很多,以往家長都不敢帶他出門,但後來家長已經可以帶著他出門參加兩個小時的聚會,期間阿隆也不會出現那些會令人側目的舉止。家長的朋友們從一開始覺得收容阿隆的機構到底了不了解阿隆的狀況,怎麼會願意收容阿隆?到後來看到阿隆的實際改變之後,每個人都很詫異,詫異原來只要方法對了,阿隆也是有改變的可能。

不過,機構老師和阿隆的戰爭到現在還是持續著,因為只要阿隆不到機構的時間長一點,等到他再次回機構的時候大概又會回復到以前剛來時的狀況。原因是在家中家長可能會因疼惜或疲憊,忘記堅持原則很重要,讓阿隆知道自己又可以隨心所欲,那些規矩原則都被拋到腦後,回到機構也忘記撿回去,讓老師們又得重頭教一次。

我問老師們:「這樣不累嗎?」

老師們回我:「當然累!但是可以幫助孩子讓他被世人接受、讓他的家長可以鬆一口氣,這很值得!」

我必須說,那瞬間,我在老師們的背上看到了翅膀。

職業│主題投稿 你也有不吐不快的工作奇葩事嗎?現在來投稿,發洩負能量、還有機會成為駐站作家,下個主打星就是你!

鍵盤小檸檬臉書社團 快加入聊聊你的工作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