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島石像「沿海岸線蓋」謎團破解 學者深掘:底下有飲用水!

文/辦公室廢柴

復活島上的石像一直以來都是個謎團,它們到底為什麼被建造、如何建造的?為何挑選這個地點?近期一篇地質研究的論文就提供了另類的思考方向。

在炎熱的太陽下要蓋出這樣巨大的石像,工匠們勢必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但在沒有淡水河流與泉水的供給下,古代的拉帕努伊人是如何生存的呢?

早期的歐洲人都猜測,他們可能是靠飲用海水來過活,但這個答案似乎非常不合理。在《水文地質學期刊》(Hydrogeology Journal)上的研究則說明,其實他們是收集島嶼沿海的地下水當成淡水飲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地下水雖然有鹽度,但是含量不高、足以讓人類飲用。而地下水則是源自當地多孔火山土壤滲入的雨水。人類學家Carl Lipo說:「雨水滲入地下、向下流動,最終直接從多孔地下岩石和海洋相會的地方流出。退潮時,淡水流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還調查了島上其他淡水的替代資源,只有兩個難以進入的湖泊與一處泉水,還有專門用來收集雨水的小水池,但這些都不足以支撐一個群落的生存,尤其島上的降雨量每年只有1240毫米。

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他們會把石像都蓋在海岸周圍,這些石像的位置都是能立即獲取淡水的地方。至今這些石像的用途仍眾說紛紜,最常見的說法是用來紀念死去的祖先,或是當時的重要人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也有人開玩笑地說,搞不好立石像的用意是說「這個取水點被我占據了」也說不定啊XDD

via sciencealert

廢柴的粉絲團開張了,想要聽廢柴分享音樂、電影或是講幹話,就快來點個讚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