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艾彼│留著孩提時的破娃娃是噁心癖好嗎?其實剛好相反

文/艾彼(心理師)

那天艾彼到一個好姐妹的家中作客,這個姐妹我已經認識她好長時間卻是第一次到她家,單人的小套房主要佈置以日式素雅風為主,沒有多餘的顏色,只有原木色調、白色和淺藍色。在藍色的沙發上,我和她面對面而坐,「那是什麼?」

我注意到她身後的小五斗櫃上放著一個幾乎灰掉的白色小狗娃娃,她拎起娃娃的長耳朵,放在手心上把玩,「被你發現了!哈,好丟臉。」

「這是我小三的時候去逛文具店時吵著要買的,後來就一直留到現在。」她又捏了小狗兩下,「啊,被心理師看到好丟臉!」灰灰的絨毛小狗,從來沒洗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大後仍然留著小時候的布偶,並不是長不大的表現/圖/LibreStock

在其他人眼中看來也許真的是噁心到爆炸的癖好,我在想的卻是,她心裡面的孩子一直都在。小時候誰沒有幾個絨毛玩具?大了以後,有些人還留著他們,有些人則已經把娃娃出清,收在一盒箱子中,不曾再拿出來。

根據心理學家溫尼考特的說法,這樣的娃娃,是陪著孩子成長的「過渡性客體」,在那個年紀孩子已經開始知道媽媽和自己是兩個全然不同的個體。但這年紀的孩子還沒有發展出,能安撫自己的能力。娃娃是第一個孩子選擇「非我」卻能「擬我」的物品。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一種經驗,是要抱著娃娃才能入睡、抱著娃娃才能去上學,過渡性客體主要的目的就在幫助孩子解決看不見爸媽、感覺焦慮害怕被拋棄的情緒。因為娃娃通常都是由大人買來給孩子當禮物的(即使是小屁孩在賣場看到吵著要的娃娃也一樣,付費的最終是父母),因此孩子看到娃娃時有一部分也會想到贈與禮物的父母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娃娃似乎就是一個來自於父母的保證,孩子了解父母會回來尋找自己,把自己帶回他們的身邊。有些孩子會和娃娃對話,明明是透過自己的口說出「不哭不哭,爸爸媽媽很快就回來了!」在孩子心裡,卻是透過娃娃的口中說出這句話。媽媽無意之間遺留在教室忘了帶走的外套,也有一樣的安撫效果,透過孩子熟悉的觸覺與氣味,那件外套彷彿被施了魔法在說「媽媽會回來接我!」


▲布偶是小孩用來安撫自己的「過渡性客體」,也可以是我們長大後的寄託之一/圖/LibreStock

成人以後,智性上我們不需要透過物品來對自己說話,才能安撫自己。但仍舊保存了對這些物品的依賴性,或甚至覺得這些物品某些層面上能夠代表自己。這些物品不單單只有娃娃了,還包括相片、筆記本、機車、電腦...,都會讓我們回憶起某些曾經感到安心的時刻,以及那時候的心理狀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概是機車,18歲時取得的機車跟著你一起上山下海跑過去多地方,你30歲時,它也已經是老爺車一台。不少人有過類似經驗,洗車、騎車時會跟機車對話,拍拍它說「辛苦了!撐著點!」當這些物品毀壞或不見時,心情會變得很複雜,像是一部份的自己也跟著不見了,對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成年後,還留著娃娃的你,不用不好意思。應該驕傲,你把心裡的那個孩子收藏的好好的才是啊!

*延伸閱讀:正妹市場遠不如80分普妹 實測證明好感度並非來自外表

看更多>>【艾彼的心理師雜談】

【喜歡艾彼的文章嗎?歡迎來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