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越親密傷害越深?研究分析:做出傷害行為是為了得到關心

文/紅豆Q粉粿

不知道各位是否曾發現,每當下班回到家後,我們對家人的語氣,總是特別不耐煩、更容易起爭執。沒錯,你或許會給自己一個合理解釋,「因為太累了嘛~」「我也不是有意的啊!」

曾收到一位讀者來訊,內容大致是,他不明白,為何父親在外頭與人相處都相當和善、親切,在外人眼裡,爸爸是個溫和好脾氣的人,但家人們都知道,爸爸回到家,總是對家人惡言相向,且脾氣暴躁,不耐煩,最後該名讀者問粉粿一句,「為什麼人們總是對親密的人傷害更深?」

不僅是家人之間,友情、伴侶之間都可能有這個情況,其實這是有研究根據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喬治亞攝政大學(Georgia Regents University)心理學系教授Deborah South Richardson曾歷經30年的調查,就為了得到這類情形的解答,他在2014年研究出結論:比起不熟悉、陌生的人,人們對於更親密、生活更親近的人,更容易表現出「攻擊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Richardson細分為「直接攻擊」、「間接攻擊」、「被動攻擊」。

第一種是指直接說出攻擊性的言語、肢體暴力等,好比說辱罵、家暴、毆打,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有直接攻擊的行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種呢,即是以「不正面發生衝突」的方式來傷害對方,像是言語挑撥離間,破壞對方心愛的物品…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第三種,是「溫和型的情緒勒索」方式,好比說,故意不回訊息、不接電話、搞失蹤、冷言冷語,看似沒有出手毆打也沒有惡言相向,但是情緒勒索的傷害度不輸上述兩種。

其實,在親密關係中做出傷害行為的人,他們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解,事後往往懊惱,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還是做出了傷害行為,主要原因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做出傷害行為的人認為,這段關係相對安全、穩固,更能承受、接受真實的情緒和感覺。
2.做出傷害行為的人認為,基於血緣的親密關係夠強大,即便做出傷害行為,也不會破壞彼此連接的關係本質
3.做出傷害行為的人認為自己只是一如往常的表達言語、情緒和行為,對於是否造成親密家人的傷害,毫不自知。

Richardson另外也認為,之所以會傷害親密的人,有可能是為了獲得更多關心、在乎,獲是想藉此爭取更多自由與獨立權,更有可能是希望調整彼此的權力地位。

最後Richardson還是提醒大眾,對親密的人做出傷害行為絕對不是明智之舉,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親密關係無法一而再、再而三的承受情緒勒索、言語攻擊、暴力等行為,應重視彼此的感受、找到平等的對話方式才對。

在粉粿這篇文當中,你是不是也更了解自己,以及其他親密的人的感受了呢?生活中壓力大,我們或許都會有不耐煩、情緒失控的時候,但要切記,理性絕對是上上策,緊密的血緣、親密關係,是讓彼此感受到更多溫暖,而不是讓人一再折磨傷害的!

延伸影音...

VIA huffingtonpost

❤有溫度的文字,能讓世界更美更有趣。歡迎來找粉粿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