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艾彼│「他這麼暴躁一定有病」說過這種話的你其實正在霸凌

最近在準備一場電影講座,講座有部分內容和診斷的兩面性很有關聯。

艾彼心理師最近的觀察認為台灣目前的社會很習慣將人診斷化,這個「流行」從電視上的名嘴開始,一路往下延伸到一般民眾。大家越來越喜歡把各式各樣的心理疾病掛在嘴邊,根本也不管它到底實在的臨床表現是什麼、不管它正確意思是什麼,也不管這些診斷就當事人或真正患有這類心理疾病的患者而言代表什麼意義、會引發什麼感受。

從正面來理解,也許可以理解成心理師同業們不斷耕耘的結果,協助大眾提升了心理健康意識。讓大眾願意討論,願意正視心理健康的議題。但有時候,我也覺得挺哀傷的,因為看了越多心理健康的文章,對於心理疾病的症狀有了解,反而很容易輕易的在別人身上貼標籤。


▲示意圖/Pixabay

「那個誰誰誰,動不動就發脾氣,我看他根本是躁鬱症發作吧?」
「嗯對,我覺得他應該有。他應該去看醫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某某某一件事情說那麼多次,該不會有強迫症吧?」
「嗯對,我覺得他也有點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他們好像都沒意識到自己生病耶,這種人感覺最危險。」
「對啊,有病不吃藥,幹嘛來這裡荼毒我們....我們好可憐喔....」
「要怎麼幫助他自己有『病識感』啊?」

類似這樣的對話,這幾年來越來越多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彼心理師也聽過,有學校老師說:「這個學生我看應該有『邊緣性反社會人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呃......有邊緣性人格,有反社會人格,但我確定沒有「邊緣性反社會人格」喔。細細探究,這位老師為什麼認為學生有「邊緣性反社會人格」?他說:「喔!因為學生在班上融不入主流團體,又很愛反對老師啊!」


▲示意圖/Pakutaso

看吧,這就是診斷的兩面性。前陣子甚至遇到過邀請,希望我寫「教大家如何遠離病人,擁有健康人生」的文章,對方覺得社會很需要這種教大家趨吉避凶的文章,我拒絕了這個提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診斷一方面讓人可以將人的行為做一些區分,卻也很容易衍生出誤會。比如,邊緣性人格指的是「自我概念很脆弱,在人際上很害怕被拋棄、被放棄,而經常會用威脅自殺的方式操縱別人的人格形態」和「人際邊緣化,無法融入主流團體」毫無關聯。而反社會人格,要是只會頂撞老師和家長,那事情就好解決了,好嗎?

這種人際間對話,隨意使用心理疾患診斷的方法,艾彼心理師相當不讚許。也覺得,任何人都不應該在看完任何文章、書籍、網路資料後輕易給自己或別人下診斷。首先,能下診斷的只有精神科醫師,連心理師都不行。而診斷的目的,是下一步如何幫助自己、別人復原,你診斷自己或別人後,有辦法幫助自己療癒嗎?

如果你輕易的一句話,只是造成自己或別人更深的無力感,你現在就該停止這麼做。

*延伸閱讀:心理師艾彼│他很聰明為何還被詐騙?登門檻效應讓人沒有退路

看更多>>【艾彼的心理師雜談】

【喜歡艾彼的文章嗎?歡迎來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