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艾彼│拒上學工作、與社會脫節 你的小孩為什麼成了繭居族?

2018年五月,又到了大學生快要畢業的季節,歡鬧的校園裡許多人穿著整套的學士服等著和同學合影留下校園最後的記念,「倒數123....丟帽!」學生一同抬頭望向藍天,手中的帽子那一刻之間彷彿真的飛了起來。學生的未來,就像那頂帽子一般無可限量。

21歲的若元沒有在相片之中,同學早就習慣他的缺席。大二之後若元在學校出席率急速下降,出席未達標準,加上主動性不強並未跟同學借筆記來抄寫或自學,若元已經到了被二一的程度,自然無法與同學並列在相片之中。

那麼若元,此刻在哪裡?

(示意圖/非當事人)

若原從大二至今,踏出家門的次數寥寥可數,多半都是肚子餓了需要解決肚子的飢餓感才會步行出門。其他時間點,他只願意留在家中打電動、看網路視頻或睡覺。每當父母試著要和他談話時,他就把自己的活動區域限縮得更小,讓自己的活動空間侷限在房內,和父母只願意用紙條溝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放在心理諮詢中,若元的情況可以說是「繭居族」的寫照。

繭居族這個名詞最開始從日本傳來,指的是「30歲以下,待在家裡足不出戶與社會互動脫節的情況持續6個月以上的青年。」繭居族平均發生年齡在15歲左右,性別上以男性居多,且這些年輕人通常來自中產階級家庭。

在繭居的症狀形成前,這類個案通常已經出現過懼學 school phobia、拒學 school refusal、社交畏懼症 social phobia 等症狀。這類的個案若到身心科就診,也僅會獲得憂鬱症、焦慮症或恐懼症的診斷。服用藥物僅能改善個案憂鬱、焦慮、失眠、飲食失調的生理症狀,對個案不出門的情況卻無法改善。

原因是,繭居族的成因相當複雜,心理動力與社會因素兩相加乘下,讓個案不出門的情況被牢固的維持了。

艾彼心理師從會談中觀察,仔細探究導致繭居族的原因,可以歸結成以下幾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社會因素:有外在事件促發

個案所處的學校或職場中,曾有外在事件,例如:霸凌、達不到所設定的學業標準或某些職場KPI。霸凌與人際畏懼症有直接關聯,曾經在人際上受傷的個案容易把外界假設成「危險的」,也會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與人交流避免心情上的波動起伏。而達不到所設定的標準,可能是因為標準過高、能力不足,又無法適時取得需要的協助,時間拉長成為習得無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 ,讓個案覺得「繼續下去也沒用」選擇放棄每天都需前往的學校或公司。

二、心理因素:想退回安全的地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既然個案假設外界是可怕的,自然就會需要把自己退回到安全的空間,像烏龜躲進殼裡一樣。心理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家。若連家都不安全,個案就會再退到自己獨立的房間內。一般以為不上學、不上班是因為網路成癮,但對繭居族而言,網路成癮是結果而非成因。個案是為了排解內心無聊的感覺,和多出來的時間才過量使用網路的。

三、家庭因素:羞於啟齒的封閉家庭

家庭之中,必定有些互動維持了個案無法出門的情況,家庭會談中經常發現繭居族的青年是「為了保護家中重要的東西」而寧願放棄自己的人生,但繭居族的個案想保護什麼則每個案例都不同,需要透過會談慢慢呈現在家庭面前。封閉式的家庭,通常會對孩子有這樣的情況羞於啟齒,認為「家醜不可外揚」、「寵溺孩子所以教育失敗都是自己的錯」而更不敢向外求援,時間一長容易導致繭居情況變得嚴重。也會因為錯失了學習、求職的黃金階段,更難踏出面對社會。

繭居的個案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以退化的方法讓自己退回最安全的區域,保護自己避免面對社會、課業、職業、人際上的種種困難。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無法順利過渡到生命的下個階段,潛意識中選擇以繭居的方法向旁人求助。

艾彼心理師想告訴你,如果我們不要拿「生病」來看「繭居」,實際上它是個很美的隱喻。它告訴我們度過繭居就能夠重生,但首先,個案必須先破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