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好奇偷放「野生哇沙米蟲」 隔天→發現被咬好幾口

你一定聽過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科學》(Science)。你可能想不到,今年5月,一群「假的毛毛蟲」登上了版面。這一切,都是因為瑞典學者托馬斯.羅斯林(Tomas Roslin)和各地的研究團隊,到處亂放「哇沙米」的關係。

羅斯林是這項大型研究的主導者,他和團隊製作了將近3000隻假毛毛蟲,然後放到全世界的各個地方。不過,他們倒不是無聊才這麼作的。他們好奇的是,蟲蟲在不同環境,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機率被捕食,如果有,又是什麼造成了差別呢?

於是,參與計畫的科學家們,到世界各地放下這些假毛毛蟲。並且定期回到原地,觀察牠們「死了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既然毛蟲是假的,為什麼會有死了沒的問題呢?原來,之所以用假的毛蟲,就是為了要觀察上面掠食者留下的痕跡。你可以看到它被攻擊了幾次、掠食者是鳥還是蜘蛛......。而蟲蟲的材質是黏土動畫所使用的黏土,所以可塑性強,痕跡也容易辨認。(是的,它們不是哇沙米XD。是因為花枝覺得真的超像,我拿來嘴一嘴而已)

▲四種齒痕分別來自螞蟻、鳥類(b)、囓齒類,還有蛞蝓和蝸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玩的是,當捕食者發現這是假的蟲蟲之後,他們也不會想要浪費力氣把「蟲」帶走了,所以基本上這些黏土蟲完全不會被偷。經過了全世界40多個研究人員的努力,假蟲蟲們遍佈全球各式各樣的自然環境。最後呢,研究人員們發現,從赤道開始一路往極圈,緯度每升高一度,蟲蟲的被捕食率就下降了2.7%,而海拔每升高100公尺,毛蟲的被捕食率則降低6.6%。

看到這邊,花枝覺得這個研究真的很好玩呀!這個結論不只顯示蟲蟲在高緯、高海拔的地方比較安全,更表示在這些環境,物種大多是「自己過自己的」,比較沒有頻繁的互動(對,被吃也是互動XD)。不過看過這個研究,也許這表示,如果我們哪天不小心變成了一隻野生小蟲......那就躲到高緯度的地方吧!也許比較有機會保住一命呢XD。

花枝與小夥伴的愉快日常】←從深海來到陸上工作的花枝枝,擅長吐槽,最喜歡寫奇奇怪怪的東西。今天也為了海陸交流而努力發文,快來參觀花枝家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via science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