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園推《人腦離心計畫》,運轉後男女「屎尿噴濺」窗外?

網路上曾流傳一則令人看了腿軟的遊樂設施影片,漫遊者在2年多前也看過,如今心血來潮把它挖出來並研究了一下,沒想到比想像中還狂!廢話不說,先看影片吧!



影片中各種稀奇古怪的設施,有些人看了毛骨悚然,感覺搭上去一定屎尿飛濺!但也有些人看了躍躍欲試。這些屌爆的設施到底在哪裡呢?原來,這些設施都是「人腦離心計畫」下的設計,我們先來看一下設計這些遊樂器材的工程師Nick Laslowicz博士的訪談內容。



博士說,這些設施都發想於早期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旋轉木馬對於4歲孩童學習曲線的影響。博士跟他的團隊看了這項研究後深受啟發,於是提出了一個問題:那麼離心機對於成人的心智,又會有怎樣的作用呢?於是他們在1978年製作了一個簡單的離心裝置...



但第一次測試簡直是場災難,當重力到達6G時,設施就瓦解了,這也讓他失去了學術地位。



所幸靠著親戚的幫忙,博士獲得了替遊樂圓設計離心器材的機會,並且得到了龐大的資金。1982年,他們開發了第一個原型「轉吧!球球!」



當這項設施開始旋轉時,人就會慢慢地飄起來,上下飛舞。但出包的地方在於,當設施停止時,乘客因為飛太高會從上面砸下來…最後計畫就終止了。

博士們之後用在遊樂場賺到的錢,開了一間自己的公司,在1985年推出第二項離心設施「婚禮蛋糕」。



這項設施像蛋糕一樣共有三層,坐上去彷彿與世隔絕,人的交流、反應、體重、尊嚴什麼的都不存在了。但測試後發現,這東西轉得太誇張,老少皆不適合,根本沒人hold得住。

於是工程師們開始研究於設施的高度而不是速度,在1991年推出類似摩天輪的「高空傳送帶」!





「高空傳送帶」第一天試乘時就人滿為患,但問題出現了,沒有人想到坐上去轉一圈,要14個小時才能下來。有些人不小心睡著了,又要再等14個小時,造成不少困擾。

1993年,工程們怕搭乘設施的人們無聊,於是推出了「互動式離心裝置」,只要乘客按下按鈕,旋轉的座位就會彈射出去。



這個互動式的離心機運作得非常順暢,直到一次意外發生:設施的位置靠民房太近了…。但博士認為,整理來說,這裝置本身是成功的!1996年,工程師又推出一個像蒲公英的東西,深受好評。





2003年,博士跟研究團隊再推出「高速彈射艙」,它的爆點在於,搭上去後,完全不知到為從哪一條軌道拋射出去,而這種不可預設性可以替人帶來更強烈的快感!



最後博士說,這輩子全都奉獻給幫助人類能脫離三次元的重力而努力,只怪這個世界的接受度太低,無法讓他們的構想能夠普及…

看完整影片!

故事到此結束,所以影片中的博士和遊樂園到底在哪呢?其實都是假的啦!這齣「偽紀錄片」其實是鬼才導演兼動畫大師Till Nowak在2011年的作品《不可能的雲霄飛車 /人腦離心計畫》(The Centrifuge Brain Project)。在這部短片中,他以偽紀錄片的方式虛構了一個受訪博士,搭配精巧逼真的動畫效果,讓許多網友都信以為真。就算不相信的人,也期盼未來能出現這麼酷的東西!

在這支短片中,不只是展現了高超的動畫能力,對於每像離心裝置的構圖也深具巧思,細膩之中還不忘幽默。希望有朝一日,影片中的人腦離心設施能夠實現,尤其是這一個……



PS:歡迎來漫遊者粉絲團玩~~

〔VIA:icr-science中文版短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