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讓你失去了什麼?21歲導演拍出自學少年的特級矛盾

文/盧諭緯 圖片提供/楊逸帆

二十一歲的時候,應該做什麼?忙著戀愛、打工、還是念書?一路自學長大的楊逸帆,交出了一部在八月份上映的九十分鐘紀錄片《學習的理由》。

「我的初衷是想讓這部影片變成一面鏡子,看看同學們的改變,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近期忙於宣傳的楊逸帆,希望借著這部從他就讀國二時就開始記錄的影片,向整個社會提問:到底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考試,我們會為什麼而努力?

楊逸帆的父親楊文貴,是臺灣實驗教育先行者,曾擔任宜蘭公辦民營的人文國中小校長,並推動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這樣的家庭背景,他一路以來都在沒有考試分數與排名的環境下學習,「我從小學開始就常被質疑,真的有在念書嗎?」雖然時間已久,但語氣中仍有些不服氣。

他說,小學二年級時,聽了爸媽買的《三國演義》錄音帶,覺得故事真精采,就開始上網找相關文章,接著看注音版的《三國演義》,五年級時買了晉朝陳壽寫的《三國志》。

六年級的自然課,他與同學們在課堂上討論的是核電廠存廢問題。楊逸帆說,在那樣的環境裡,愈有才華、愈有開心能量的人,愈會被同儕與老師欣賞。

▼21歲的楊逸帆,拍攝了一支引發教育省思的紀錄片。

(照片/青春共和國雜誌提供)

然而,基測改變了這一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身為人文國中第二屆學生,當時高中實驗教育還不成熟,國二學生得面對升學問題,「我發現一些好同學都變了。」他說,一位具有音樂天分的學長,不但精通許多樂器,也是學校樂團的靈魂人物,但因為同學父親覺得音樂沒出路,只好放棄音樂,準備課業。

另一個從小學跳舞的女同學,也問他:如果跟大家走不一樣的路,失敗了怎麼辦?看到原本很有活力的同學失去光彩,他說,與其勸說,不如就把現況記錄下來,多年以後,也許可以找到些答案。

「單一標準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拍攝紀錄片期間,為了感受同學們的心情,在考前二十天決定加入準備考試的行列,還偷偷帶著攝影機到補習班上課,「我算是很有自覺的人,但還是掉入了分數的迷思。」楊逸帆回憶,當他接受分數的標準後,整天都想著如何把分數考高,甚至忘了自己在拍片,差點丟掉攝影機。

他說,面對教育議題,也許該拋棄的是「理想教育模式」的想法,「重點不在於標準,而在於有沒有機會選擇與反思。」楊逸帆觀察,這個世代面對的是預測失靈的環境,因此過去由上而下的規畫模式,很難滿足社會的需求,現在需要的是要讓每個人都具備辨識社會需求的能力。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楊逸帆說,曾經因為陪父親就診而想當醫師,也讀了不少相關資料,後來發現,那些東西雖然可以讀懂,卻沒有真正進入心裡。而拍紀錄片的經驗也讓他知道,自已可以處理故事架構、觀點張力,但如何取景剪輯,完全不是他所擅長的,「只有真的行動去探索,才會知道自己可以長成什麼樣子。」

這次拍攝紀錄片,也讓楊逸帆意外的體驗到負債的滋味,約八十萬的債務雖然辛苦,但過去自學的養分,讓他學會「完全的自由,意味著完全的責任」,「很多事不一定跟能力有關,而是心理的狀態。」

紀錄片上映後,楊逸帆即將前往舊金山,進入實作專題、國際化的Minerva Schools,他說,這個學校吸引他的地方是,讓學生在六個學期內,居住在全球六個不同城市,透過網路與學校展開實習研究。

過去這五年,楊逸帆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自已喜歡做的事,以及可以對社會有貢獻的事之間找到平衡,他說,這所學校可以讓他找到平衡點,未來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社會設計師。

*全文詳見《青春共和國》2016/8 No.10

本文由 青春共和國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個人自學Story4楊逸帆 為自己找到學習的理由〉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