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法案圍堵中國利台? 分析師示警:難說!恐變成美國變相監管

▲美國參議員通過《晶片法案》 。(圖/路透)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簽署「晶片法案」之前,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宣布,將在2030年前投資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於美國生產晶片,搶搭晶片法案補助列車,不只美光,台積電、英特爾等大廠也都希望能獲得晶片法案補助,專家對此則表示,其實對台灣並非好事,別高興得太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晶片法案通過,高額補助有望帶動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發展,但提供補助同時也有但書,就是規定取得補助的企業,10年內不得於中國建造新廠或是擴充低於28奈米的先進製程產能。

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柴煥欣對此表示,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分為三方來討論,一是美國是否能藉此在半導體領域取得成功,二是是否能成功圍堵中國半導體業發展,三是對台灣是否有利。

柴煥欣表示,針對第一個問題,美國想靠這520億美元來重回半導體業龍頭的地位顯然是很難的,因為520億美元根本不夠,光是台積電一年資本支出就400億美元了,怎麼會覺得520億美元就可以讓美國半導體業重回一方之霸。

柴煥欣解釋,這520億的補助,大約一半是給英特爾,這些錢大概夠英特爾蓋一座新廠,所以換句話說,就是美國政府送英特爾一座廠,但一座廠也沒辦法讓美國變成霸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為何美國願意砸錢呢?「其實美國是用少少的錢當餌,就可以釣到他們要的技術和供應鏈」,柴煥欣解釋,美國這520億的預算,其中大概會有20到50億美元會給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但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讓台積電在美國留下人才和技術,還有半導體氣體廠和材料廠等供應鏈。

「換句話說,美國等於用很少的錢,就端走台積電微縮版的產業鏈」,柴煥欣總結,美國用這520億元,其實一方面扶持本土企業,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用這少少的補助,換來別國成熟的半導體供應鏈。

至於晶片法案是否能圍堵中國發展,柴煥欣認為,其實晶片法案只是一部分,正確來說應該要用美國這一系列手段來討論,其中要求ASML不能輸出設備到中國最為關鍵。

柴煥欣說,這樣做中國未來基本上是完了,因為製程沒辦法往下走,而且美國這個晶片法案的但書其實很妙,表面上是說限制28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但以DUV機台來說,浸潤式蝕刻的DUV其實從40奈米到5奈米都可以做,換句話說,拿28奈米來當限制門檻,其實可以往上限制到更高的成熟製程,這也是美國手段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對台灣是否有利,柴煥欣說「當然不利」,之前台積電才被美國商務部要求交出公司資料,這樣的舉動也引來非議,因為哪怕是中國都不能要求台積電這樣做,但未來晶片法案不只限制企業去中國投資,如果晶片四國成立之後,美國更可以透過政府力量合理要求台灣廠商交出資料,這樣就不只有台積電的事了,連聯發科等公司都會受到影響。

柴煥欣說,美國用這一點點錢,就可以從台灣搬走部分的成功經驗和供應鏈,可以說是非常划算,但對台灣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其實一切都還是政治上的考量,儘管台灣最後應該還是會加入,但加入晶片四國後,不見得能夠獲得好處,反而還可能變相被美國監管。

總結來說,柴煥欣認為,美國這一系列的手段,其實最後還是為了讓自己重回半導體龍頭,是為了扶持本土產業,把供應鏈全拉到美國,所以到頭來還是為了美國自己好,一切考量也都是以美方利益為出發點,台灣想從中獲利,恐怕微乎其微,甚至有可能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