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有愛無性」可能嗎? 無性戀者的感情追尋之路!



▲多數人對「柏拉圖式戀愛」的想法。(圖/志祺七七youtube)

圖文/志祺七七

我們一般都會認為,「柏拉圖式的戀愛」指的就是所謂的「精神戀愛」,也就是只有心靈而沒有肉體的關係。

可是,這樣的關係真的可以成立嗎?


知名的 youtuber 囧星人就曾經發過一部影片,向大家說明她無性戀者的身份。

在影片中,她說無性戀是一群「對別人的身體沒有慾望的人」,就像是世界上有些人的性慾比較強、有些人的性慾比較弱,而無性戀者就處在性慾「弱弱弱」的那一邊。

一個來自倫敦的無性戀者 Michael 也說,他能像欣賞一幅畫一樣欣賞一個人的身體,但那種魅力卻不包含性的感覺。另一位來自中國的無性戀者 YuZhi 則是說,「我對性愛沒有需求,而且也不覺得自己錯過什麼。對我來說,性愛是浪費時間。」

多數人聽到這種說法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但是加拿大學者安東尼‧博蓋爾(Anthony Bogaert)的研究指出,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口,確實就屬於「無性戀」這個族群。

根據性別研究學者麥可‧史奪斯(Michael Storms)的說法,無性戀是獨立於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之外的第四種性傾向。而「國際無性戀社群 AVEN」,則是定義無性戀是一群「不曾感受過性吸引力」的人。

大部分的無性戀者,會簡單把自己歸類成不需要親密感情的「無浪漫愛無性戀」,或者一樣會想要與人談戀愛的「有浪漫愛無性戀」。

但是如果更仔細去了解,實際上,無性戀是一個變化很多樣的族群。

以戀愛對象來看,他們之中,有異性戀、同性戀,或者雙性戀、泛性戀等等各種不同的性傾向。而他們對性行為不同的接受程度,關係到每個有浪漫愛的無性戀者,與另一半相處的時候,對「性」的彈性程度,也關係到他們如何維持這段感情。



▲對性的彈性程度,影響了有浪漫愛的無性戀者的感情維繫。(圖/志祺七七youtube)

在我們過去的性別教育裡面,並沒有學過什麼是「無性戀」,這種狀況下,很多人就根本沒有機會去認知到「原來自己有可能是個無性戀者」;而那些有機會認知到自己是無性戀的人,卻又會碰到「別人都不理解這是什麼」的困難。

第一次聽說無性戀這個名詞的人,最常冒出的疑問就是:

「你又沒有試過,怎麼知道不喜歡?」或者「也許你只是沒有遇過好的性經驗而已」這類的說法。

這些問題還算是比較容易回答的,其他還有像是「無性戀等於性冷感嗎?」、「如果是因為後天的影響才沒有性慾,可以算是無性戀嗎?」、「無性戀需要治療或改善嗎?」、「如果還可以接受性行為,為什麼也算無性戀呢?」

大多數潛在的無性戀者,都是帶著一種「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了」的心情在與交往對象相處,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有問題、又或者是懷疑自己搞不好是同性戀。本來可能就不太順利的感情路,又因為這些誤解變得更加困難。

如果我們能夠納入更多元的性別認同與性傾向,那麼大家對性別或性的想像也就會更有彈性,每個人就更有可能提早在這個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認同。真正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狀況、並且也讓其他人懂得怎麼與你相處;這樣一來,不論是柏拉圖式的戀愛、或者是懷抱著其他各式各樣的感情觀,都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