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從可樂找靈感 台生材讓矽谷驚豔

文/尚清林

許多生技產業高深難懂,市場投資人對於生技公司已用最嚴格的標準看待,但即使如此,卻仍有一家至今仍未獲利的醫材股,不僅順利通過上櫃審議即將掛牌,就連法人圈都對這家高階醫材股感到興趣。

每年潛在商機達16億美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這家創立於2012年的台灣生醫材料公司,可說是由工研院一手孵生出的新創醫材公司,創辦人廖俊仁出身於工研院,經歷8年時間研發出泡沫式人工腦膜,這項創新醫材產品為全球獨有,每年潛在商機更高達16億美元。

該公司不僅獲得三陽董事長柯孝雄的贊助,振曜科技也以每股30元入股,連振曜董事長呂俊德,甚至以自己個人名義投資台生材,成為台生材的董事長。

「就像玩迷宮遊戲,創業人生也是如此,找錯了路就可能繞不出來,創業像是探險,不知道前方的結局如何?」身為台生材靈魂人物之一的廖俊仁說出自己創業心聲,「在實驗室裡,是允許失敗的。即使成功了,也是應該的,成就感不如業界來得興奮。」

廖俊仁跳入業界後改變思考邏輯,拋棄過去工研院關門研究的實驗計畫,而是要以「現實生活需求為導向」的研發模式,掌握住醫院端、實驗端及產品端3方取得一致的共識,而不是做出連醫師都不愛使用的無意義產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研發泡沫式人工腦膜為例,他說,第一線臨床腦神經外科醫師發現,腦部開刀手術後,腦膜即使經過精密縫合,仍無法避免腦液滲漏,但它非常容易造成術後感染,甚至要重新動刀。

由於這是醫界普遍存在的困擾,為了避免腦液滲漏,雖說國外廠商已發展出片狀的人工腦膜和防滲漏的膠水產品;但由於產品不夠好,即使病患採用塗抹膠水,也不見得百分之百達到防止滲漏的功能,而且售價昂貴要5萬元。

當時,廖俊仁聽到醫師端提出的需求後,就認為這是一個機會點,但背後研發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雖然在第一時間內,廖俊仁想到用類似像髮膠的產品,塗抹在腦部上,就可以解決問題;但事實上,泡沫噴塗式的人工腦膜要與腦組織接觸,因此材料上有很大限制,也是研發上最難克服的障礙。

特別是,人工腦膜要達到噴塗效果,就如同泡沫髮膠須由氣體輔助;但是透過高壓效果做成氣體,卻充滿不穩定性,而且會改變酸鹼值,所以光是尋找好的材質與氣體,這一試驗,就花了8年時間。…(本文節自財訊581期,詳全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